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4章
光的折射透镜
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关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青山为参照物的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看到水中游鱼细石看起来比实际浅一些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并穿过玻璃砖,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一束光斜射入容器中,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光斑将
A.
向左移动,且加水越多左移越多
B.
向右移动,且加水越多右移越多
C.
向左移动,且加水越多左移越少
D.
向右移动,且加水越多右移越少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镜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
B.
C.
D.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
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
B.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
A.
B.
C.
D.
光斜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
B.
C.
D.
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透镜
A.
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B.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C.
表面凸的程度与焦距长短无关
D.
无法判定
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
不成像
B.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
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某同学先将一凸透镜放在太阳下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小亮点,他用这个凸透镜做成一个简易照相机。当被照物距镜头1m时,则可得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以下是小王同学对自己做的估测,其中正确的是
A.
小王走一步的距高约为
B.
小王的身高约为165dm
C.
小王的步行速度约为
D.
小王正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如图所示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
小朋友和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关于玻璃幕墙是对称的,所以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C.
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D.
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形对称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
B.
外形对称的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不相等的
C.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的点,叫做焦点
D.
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B.
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C.
被的水蒸气烫伤比被的水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热
D.
被的水蒸气烫伤比被的水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要变成水蒸气需要吸热
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照明电路的连线
B.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应线
C.
?
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
D.
???
L是F的力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在光学仪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潜望镜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_____
.
请画出各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为透镜的焦点.
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分)
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实像来工作的器材是
A.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潜望镜
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
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缩小正立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应是______透镜。
在图甲近视眼镜的位置换上老花眼镜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如图乙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______
.
接下来,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______
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
?
?
?
?
?
?
?
?
?
???.
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
?
?
?
?
?
?
?
?
?
?
?
??写出一个.
小军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表中是她测出的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她得出了如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i
折射角r
你认为小军的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如果小军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她应该怎样做?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你对物理的学习最感兴趣的地方有哪些?至少写出三条
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