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年
班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ǒng
pà
ào
mì
jiāng
yìng
jià
shǐ
céng
jīng
lián?xì
yán?jiū
nài?xīn
shì
jì
shū
shì
二、选择我最棒。(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虚弱 耐心 等待
B.改善 既使 幻想
C.超过 绳子 研究
D.驾驶 呼唤 模仿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家雀(qiǎo)
账单(zhànɡ)
囚犯(qiú)
B.
船舶(bó)
洋溢(yì)
障碍(zhànɡ)
C.蝙蝠(fú)
潜(qiǎn)入
揭开(jiē)
D.舒(
shū)适
获得(huò)
依赖(lài)
3.下面词语搭配不当的是(
)
A.揭开秘密
B.潜入海底
C.
改进生活
D.研究科学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
B.教室里的桌椅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显得很整齐。
C.树叶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
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样的吗?”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D.《蝴蝶的家》中,作者认为蝴蝶的家是在人们的屋檐下。
三、查字典。(6分
)
1.“益”的音序是(??),部首是(??),除去部首还有(??)画。
“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好处(跟“害”相对)。?2.有益的(跟“害”
相对)。?3.姓。4.增加。?5.更加。
2.下面词语中“益”应选哪个解释,将上面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益寿延年
(
)
利益(
)
日益壮大(
)
四、词语总动员。
(19分)
1.我能正确书写同音字。(3分)
【
bì
】
躲(
)
(
)须
关(
)
【yán
】
(
)重
屋(
)
语(
)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技(
)
驾(
)
愉(
)
即(
)
换
(
)
枝(
)
架(
)
榆(
)
既(
)
唤(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4分)
近义词:宽敞---(
)
惊奇---(
)
反义词:干燥---(
)
光滑---(
)
4.选词填空。(7分)
启发
启示
启迪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
)
(2)这本书(
)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3)只有(
)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严防严打。
既...又...
不是...而是...
即使...也...
如果...就...
(4)(
)你能捉住我,(
)请你来吧。
(5)我们(
)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能骄傲自满。
(6)失败(
)人生的绊脚石,(
)人生的垫脚石。
(7)这里(
)温暖,(
)舒适。
五、句子大观园(4分)
1.小女孩望着小花园。(扩句,至少扩两处)
2.五粒豌豆
一粒
最了不起的
我是
中(连词成句)
3.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改为陈述句)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六、积累运用。(6分)
1.“
,自用则小。”只有喜好学问才能不断增长知识;自以为是,所得就少。
2.读书学习要想得到真知灼见,就要像古人说的“博学之,
,
,明辨之,笃行之”那样做。
3.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知识来源于后天的学习,正所谓:“智能之士,
,
。”
4.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正如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说:“
,孰能无惑?”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4分)
(1)《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豌豆为小女孩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是五粒豌可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
)
(2)飞机做到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
(3)科学将人类祖先的诸多么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
)
(4)下大雨的时候蝴蝶就飞到人们冒着饮烟的屋物下海雨。
(
)
八、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选段主要写了
2.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说明了
3.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是什么呢?用“-------”?在文中标出来。
4.科学家是如何利用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雷达的?
课外阅读。(11分)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嗅气味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仪;分析仪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风马牛不相及: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仿生学家根据
,仿制成一种
。这种仪器被安装在
,用来
。
3.苍蝇是怎样区别不同气味的物质的?
(
)
A.气味进入鼻孔——神经把气味转化成神经电脉冲——分辨物质
B.气味进入嗅觉感受器——神经把气味转化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分析器——分辨物质
C.气味进入嗅觉感受器——神经把气味转化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分辨物质
D.气味进入鼻孔——神经把气味转化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分辨物质
4.“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5.明明同学在读本文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仿生学家仿制的这种仪器还能干什么?
(1)这个问题是从
的角度提出来的。
(2)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九、快乐习作(20分)
题目:《小小“动物园”》
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将你的家人和动物联系起来,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吧。
答案:
一、恐怕
奥秘
僵硬
驾驶
曾经
联系
研究
耐心
世纪
舒适
二、1.B
2.C
3.
C.
4.B
5.D.
Y
皿
5
4
1
5
四、1.
躲避
必须
关闭
严重
屋檐
语言
2.技(
技术
)
驾(
驾驶
)
愉(愉快
)
即(
即使
)
换
(交换
)
枝(枝叶
)
架(衣架
)
榆(榆树
)
既(
既然
)
唤(呼唤
)
3.近义词:宽敞---(
宽阔
)
惊奇---(
惊讶
)
反义词:干燥---(
潮湿
)
光滑---(
粗糙
)
4.(1)启示
(2)启迪
(3)启发
如果。。。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7)
既。。。又。。。
五、1.可爱的小女孩呆呆地望着小花园。
2.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3.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不能容它们藏身。
4.示例: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六、(1)好问则裕
(2)审问之
慎思之
(3)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4)人非生而知之者
七、1.√
2.√
3.√
4.×
八、(一)1科学家模仿编朝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2.编邮在收间飞行的秘密很难被发现
3.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
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4.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二)1.比喻两者全不相干。
2.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宇宙飞船的座舱里
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3.C
4.C
5.(1)联系实际生活
(2)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一定学会了不少知识吧!来试一试,你一定行,加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