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 
一、乙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 
乙醇掺入汽油能让燃料变“绿” 
 节省石油资源 
消耗陈化粮,促进我国的粮食转化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实 验 
试管中加入一滴管K2Cr2O7溶液,再加少量的乙醇。观察现象。 
 K2Cr2O7 + C2H5OH +H2SO4 ━ 
(橙红色) 
 Cr2(SO4)3 +CH3COOH +K2SO4+H2O 
(绿色) 
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 
K2Cr2O7 
Cr2(SO4)3 
(橙红色) 
(绿色)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醇脱氢酶 
CO2+H2O 
CH3CHO 
乙醛脱氢酶 
(ALDH) 
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慢慢移向内焰,上下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 
铜丝 
外焰 
变黑 
变红 
内焰 
实验:把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并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铜丝 
Δ 
变黑 
有刺激性气味 
插入乙醇溶液中 
又变红 
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慢慢移向内焰,上下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 
铜丝 
外焰 
变黑 
变红 
内焰 
实验:把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并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铜丝 
Δ 
变黑 
有刺激性气味 
插入乙醇溶液中 
又变红 
2Cu + O2 2CuO 
△ 
乙醇的催化氧化 
乙醛 
Δ 
C2H5OH+CuO CH3CHO+H2O+Cu 
总反应方程式: 
2C2H5OH+O2 2CH3CHO+2H2O 
Cu 
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醛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 
无水乙醇 
+钠 
 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的纯度。 
现象 
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的响声 
开始时沉在乙醇底部 
不熔成小球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的响声 
现象 
钠+水 
钠+乙醇 
CH3CH2OH + Na → CH3CH2ONa + H2↑ 
2 2 2 
[观察] 无水乙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1.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沸点78.5℃; 
3.易挥发; 
4.密度比水小; 
5.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6.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一)物理性质 
C—C—O—H 
H 
H 
H 
H 
H 
结构式: 
CH3CH2OH 
或C2H5OH 
醇的官能团-羟基 
 写作-OH 
结构简式: 
化学式: 
(二) 乙醇的结构 
C2H6O 
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官能团: 
 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三)化学性质 
1. 与活泼金属反应 
2C2H5OH+2Na 
2C2H5ONa + H2 
注:与水跟金属钠的反应相比,乙醇跟钠的反应要缓慢得多。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镁、铝等也能够把乙醇的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2. 氧化反应 
(1)燃烧 
2CO2 ? + 3H2O + 热 
C2H5 OH + 3 O2 
点燃 
(2)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催化剂 
 2CH3CHO + 2H2O 
(乙醛) 
反应原理:羟基上的氢各与羟基相连的碳上的一个氢与氧化铜上的氧生成水,醇变为醛。 
(3)强氧化剂氧化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褪色,本身被直接氧化生成乙酸。 
练习: 
C—C—O—H 
H 
H 
H 
H 
 H 
① 
② 
④ 
③ 
1.与钠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A: ① 
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A: ① ④ 
B: ② 
B: ① ③ 
C: ③ 
C: ② ④ 
D: ④ 
D: ② ④ 
A 
B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 
②氧化反应--燃烧 
 --催化氧化 
2.分子结构: 
C—C—O—H 
H 
H 
H 
H 
 H 
① 
② 
④ 
③ 
① 
③ 
① 
全部 
小 结 
乙醇 
官能团-OH 
1.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二、乙 酸 
宝贝,今天,妈妈给你烧鱼吃 
呜!呜呜呜!鱼太腥了,我不想吃! 
好香,妈妈你用了什么办法呢? 
宝贝!看,这是什么?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 
117.9℃ (易挥发) 
熔点: 
16.6℃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O 
官能团—羧基:—C—O—H(或—COOH) 
C2H4O2 
CH3COOH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二、乙酸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酸分子模型 
自主学习:请大家阅读教材P75页的相关内容,了解并掌握乙酸分子的结构特征 
1 . 酸的通性: 
2.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5.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1.能使指示剂变色 
3.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4.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结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 
好香,妈妈你用了什么办法? 
宝贝!看,这是什么? 
2. 酯化反应 
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实验现象: 
 酯化反应的概念: 
 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O 
O 
浓 H2SO4 
CH3-C-O-H + H-O-CH2-CH3 CH3-C-O-CH2-CH3 + H2O 
△ 
即:酸 + 醇 → 酯 + 水 
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 
O 
CH3 
C 
O 
H 
+ 
O 
CH3 
CH2 
H 
O 
CH3 
CH2 
O 
CH3 
C 
H2O 
+ 
浓H2SO4 
△ 
酯化反应的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 
三、乙酸的用途 
2.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 香料、燃料、医药和农药等。 
1.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可用于调味品、除水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