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24 司马光
sī
司马:复姓
看图猜故事
曹冲称象
新课导入
看图猜故事
文彦博灌水取球
新课导入
看图猜故事
孔融让梨
新课导入
看图猜故事
司马光砸缸
新课导入
文言文:
本课这种语言形式叫作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sī
tínɡ
wènɡ
diē
jiē
qì
chí
bènɡ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跌
持
你能根据形旁并结合图片猜一猜“跌”和“持”的意思吗?
表演“跌”和“持”的动作。
初读课文
司
弃
跌
皆
持
司
登
跌
众
弃
持
初读课文
我会写
庭
给下列字组词:
司( )
庭( )
登( )
众( )
弃( )
持( )
皆( )
跌( )
司机
庭院
登山
众人
放弃
支持
跌倒
皆大欢喜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半包围
先外后内,“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tínɡ
庭
广
书写指导
初读课文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
上宽下窄。上边部分横撇、捺舒展,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
登
癶
dēnɡ
书写指导
初读课文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
左窄右宽。右边“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持
扌
chí
书写指导
初读课文
众
书写指导
初读课文
第二个“人”捺变点。
甲骨文
金文
异体字
楷书
众:多也。 ——《说文解字》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做游戏。
品读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口小肚大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品读课文
瓮
缸
收口
敞口
品读课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放弃,扔掉。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
打,敲打。
品读课文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涌出。
品读课文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品读课文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
品读课文
课文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上的对比,表现了司马光什么样的品质?
遇事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品读课文
在危急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从《司马光》的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
品读课文
司马光
一儿
足跌没水中
众
皆弃去
得活
光
持石击瓮
瓮破
沉着冷静
聪明机智
结构梳理
本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破瓮,使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主旨概括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古代打击乐器。
背、驮。
跑。
但是。
槌子、棒子。
拟声词,形容钟声。
急速地。
拓展一
拓展延伸
译文: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想趁机偷一口钟。本想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返回
拓展延伸
拓展二
返回
【形容聪明的词语】
别具慧眼 冰雪聪明 大巧若拙 聪明伶俐 精明强干 秀外慧中 足智多谋 聪明睿智 七窍玲珑 颖悟绝人 绝顶聪明 巧捷万端
拓展延伸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水中
没( )有 沉没( )
mò
méi
mò
随堂练习
.
.
.
1.足跌没水中( )。
A.没有 B.隐藏 C.沉没
2.儿得活( )。
A.儿子 B.年轻的人 C.小孩子
3.群儿戏于庭( )。
A.玩耍 B.戏剧 C.姓
C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C
A
.
.
.
随堂练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群儿戏于庭”读得欢快些,语调轻快,表现群儿游戏的快乐。紧接着语速加快,语调渐急渐高,“足跌没水中”读出危急万分之感。“持、击”重读,毫不粘连,读出司马光的冷静、镇定。读“水迸,儿得活”时语速变缓,读出劫后余生的感觉。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背诵。
·
·
·
·
·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是文言文,相对其他现代文课文来说,语言精练、简短,概括性强。如,本课课文里有许多词语是单个字的;本课课文里用“光”来称呼“司马光”,这在其他课文里比较少见;本课课文的句子都很短;本课课文里一些语句的表达顺序也和现代文有所不同,如,文中“戏于庭”用现代文的表达顺序则是“于庭戏”。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掌握生字词,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