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过程与方法:听唱、模唱、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澳大利亚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唱歌。
教学难点:二个声部的演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唱:亲 爱的 同学 你们 好 你们好。
师问:老师刚才的问好方式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组节奏与老师问好。复习八分附点音符、休止符。
师:刚才的节奏是从一首歌曲中借鉴的,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设计意图:运用本课歌曲当中的一段节奏,向学生问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能更容易的学习歌曲的旋律。)
二、初步聆听歌曲
1、欣赏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描绘了什么声景?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介绍澳大利亚国旗、国徽、风景、建筑、动物。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澳大利亚歌曲的风格)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
三、发声练习
注意:坐姿、表情、神态。
12 34 I 54 32 I 1- I
啊 啊 啊 啊 啊
三、学唱歌曲
(一)、再次完整聆听歌曲。复习第一声部的旋律
师问:请大家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并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曲式结构。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复习第一声部的旋律
1、老师弹伴奏,学生随伴奏练唱歌曲。
(数遍:可边拍手边唱、可划旋律线跟唱)
2、找出演唱难度较大的地方,重点练一下。
(设计意图:找出难度较大地方,共同来学习练唱,解决演唱当中的问题,能达到准确演唱)
3、思考: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怎样的情绪,表现作用如何?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请同学们观察第二乐段曲谱,想一想,这样的记谱方式呈现的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
师: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下面请同学们随伴奏学唱第二声部(哼唱、打拍唱、划旋律线唱)
(设计意图: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指明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2、读谱:
①自由读谱。
②找同学读谱,错的地方其它同学补充。
③随琴边打拍边唱谱。
④填词演唱(数遍)
(设计意图:练习学生的读谱能力,提高音准)
3、学唱二声部
二声部演唱不仅需要我们唱好各自声部音准,更需要两个声部彼此配合,控制好声音力度,学会倾听其他声部,达到和谐、统一的声音效果。
①分声部练唱,先练唱第一声部。
②再练唱第二声部。
③合:师唱一声部,弹二声部。唱第一声部学生跟着老师的歌声,唱第二声部的学生跟着琴声。(数遍)
(设计意图:老师一人分担两个声部,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听到自已声部的旋律,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这样接受的更快一些)
④清唱歌曲二声部。
⑤从头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二声部的演唱。
⑥指名演唱
(注意哼唱时双唇要微微合上,牙齿要分开,舌尖要顶住上齿背的部分。双脚分开站稳,抬头挺胸,气从下而上,精神饱满。)
四、练唱歌曲
1、考考你:看谱听歌曲,并在歌曲中找出一些形容羊毛美丽的词语。
这些词语表达了劳动的工作们怎样的心情?
2、观看视频:看看他们是怎么演唱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
3、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进行二声部演唱。
4、让我们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试着背唱歌曲。
5、让我们来合作,进行表演唱吧!(指名来进行合作)
6、相互评价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五、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这节课年学知识)
六、让我们在《剪羊毛》的歌声中结束本次音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