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巩固多民族的知识。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巩固多民族的知识。
2.?难点 通过欣赏及表演了解各民族的风格及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音乐片段,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
二、开始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同学们说一下,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大家知道的有哪些?
生: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分别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傣族、壮族、瑶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哈萨克族、满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高山族、水族等等。
师:这56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同。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舞音乐歌曲《爱我中华》。
板书课题
三、欣赏歌曲
(一)、采用聆听法让学生欣赏全曲, 请带着下列问题欣赏音乐。
1、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
2、歌曲《爱我中华》的词曲作家是谁?
3、歌曲的演唱有哪几种形式?
4、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吗?人数最少的是哪个民族?
5、这首歌歌颂了什么?
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请欣赏音乐《爱我中华》。
(三)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
宋祖英
作词:乔羽。作曲:徐沛东。
演唱形式:合唱、独唱、领唱。
4、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人数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3000人左右。
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
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热情、奔放、喜悦、自豪、欢快地)
四、相关知识讲解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整段音乐既跳跃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这首歌带有集体舞的风格特点与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整首作品的旋律有张有弛,一气呵成。
《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曲作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出了56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的一个共同思想,现在同学们带着热爱祖国的感情朗诵一遍歌词。
拓展延伸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一群少数民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带来的舞蹈及歌曲。
欣赏藏族歌舞音乐。
特色:优美、潇洒、婀娜多姿。
举例:《卓玛》。
3、欣赏傣族歌舞音乐。
特色: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潇洒轻盈。
举例:《月光下的凤尾竹》。
4、欣赏维吾尔族歌舞音乐。
特色:开朗、果敢、热情开放、挺拔。
举例:《欢乐的跳吧》。
5、欣赏彝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奔放、节奏明快。
举例:《七月火把节》。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温暖大家庭,为了感谢少数民族的热情舞蹈,一群可爱的汉族少女们也带来了一段舞蹈,请欣赏《浪人琵琶》。
欣赏完了精彩纷呈的歌舞音乐,最后饱含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同学一起跟随演唱及表演。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民族,可见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我们共同祝福兄弟民族兴旺发达,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