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共 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共 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03: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向来以博学著称,然而孔子的博学是以他的好学为前提的,故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只是一般人“不如丘之好学也”而已。孔子所讲的学习,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包括一般的书本知识,更不仅仅是坐而悟道,而且包括在社会人生的大背景下的人们的社会实践。读书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学习——学习是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识通假
2.释词义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3.解多义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4.辨活用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5.明句式
(1)生而知之者,上也 判断句
(2)君子笃于亲 介宾短语后置
(3)敏于事而慎于言 介宾短语后置
6.积名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文脉图解



2.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点评: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不通权达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际,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一个人能够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点评: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奉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孔子所说的“学”与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学”含义是否一样?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不一样。今天通常理解为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孔子所说的“学”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指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其后,主张先成人再成才,赋予学习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
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比,孔子的学习观既有它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其不可抹杀的长处,特别是他注重道德修养的思想观念,对于矫正我们今天重知识的学习而轻道德修养的流弊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可敬的人,有趣的书
——由“陈亢问于伯鱼”谈开去
著名翻译家杨绛先生在其《<论语>趣》一文中,曾称赞孔子为“可敬的人”,《论语》为“有趣的书”。对于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来说,这一赞语真可谓一语中的,再恰当不过了。下面我们就以“陈亢问于伯鱼”为例来谈一谈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的特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陈亢问于伯鱼”记叙的是孔门弟子陈亢怀疑老师给自己的儿子伯鱼“开小灶”并向伯鱼打探底细的事。伯鱼在不经意中使陈亢了解了学习《诗》《礼》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君子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所以陈亢喜不自禁,仿佛捡了大便宜,“问一得三”的自白尽显他得意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论语》没写陈亢当面欢喜,而是写他“退而喜”,这就将其热衷于背后打探人隐私并在达到目的后“得意窃喜”的性格和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趣的是,伯鱼的回答也极为奇妙:他在否认了对方的怀疑之后,忽然又说出关于学《诗》、学《礼》的两件趣事。这两件事,看似出于家常,却又似乎泄露了他颇为自得的秘密。细微的心思,表现得精妙而自然。而且,伯鱼又何曾料到陈亢听了自己的回答,竟又如获至宝呢?更是有趣。正因记人叙事如此鲜明生动,妙趣横生,所以《论语》被杨绛先生誉为一本“有趣的书”。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另外,全文由对话组成,条理清晰,开头与结尾是陈亢的“问”与“得”;中间部分是孔鲤的答话,孔子并未出场,但孔鲤的叙述从侧面刻画了这位教育家循循善诱、公正无私的形象,所以杨绛先生称孔子为“可敬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