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
【问题导读】
氯水的成分有哪些?又有哪些性质?
次氯酸的性质有哪些?
氯气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主干知识】
氯水的性质:
氯气的 称为氯水。氯水因溶有氯气而显 色。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跟
水发生反应。生成 和 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1】实验现象:pH试纸都变 色,片刻后,测氯水的pH试纸变成 色。
实验结论:氯水显 性和 性。说明氯水中有 和
【实验2】实验现象:品红溶液变 色。
【实验3】实验现象:滴入硝酸银后产生 。再加稀硝酸
实验结论:新制氯水中含有 。反应方程式为
次氯酸的性质:
①次氯酸是一种 酸,属于 电解质。在新制氯水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
②次氯酸 (稳定或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 。在 条件下分解速率加快。反应方程式为
③次氯酸 (能或不能)杀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消毒(目前已逐步用ClO2代替)。实质就是利用 的 性。
④次氯酸能使某些有机色素和染料 。因此,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看到的现象是 。
氯气的用途:氯气是一种重要的 ,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十分广泛。比如
① ② ③
【精彩例题】
1. 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
C.液氯和氯水都有漂白性 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
2.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3.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
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
A.Cl2 B.H2SO4 C.NaClO D.KMnO4
4.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之前需要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的目的 ( )
A.起到杀菌作用 B.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C.提高水温 D.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巩固练习】
1. 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氯气
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 )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操作,且成本低
2. 为了防止储存氯气的钢瓶被腐蚀,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 ( )
A.在钢瓶中充入稀有气体 B.彻底干燥钢瓶内壁
C.用盐酸彻底清洁钢瓶 D.除去钢瓶表层的铁锈
3. 下列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的是 ( )
A.氯水 B.氯化氢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氯酸钾溶液
4. 自来水一般是用少量的氯气消毒。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
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下列哪些药品不
能用自来水配制 ( )
A. Na2SO4 B.NaCl C. AgNO3 D.K2CO3
5. 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 )
A.AgNO3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B.氯水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C.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 D.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6. 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
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7. 在学生已经知道氯水的成分后,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趣味实验:把一朵带露的红
玫瑰放到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玫瑰很快变成“白”玫瑰。学生对此进行了猜测。
猜测一:氯气具有漂白性,能使红玫瑰褪色
猜测二:氯气与玫瑰上的水分作用,产生的盐酸使红玫瑰褪色
①你认为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②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观点。(提供的实验用品有:带露的玫瑰、风干的玫瑰、盐酸、干燥的氯气、氯水、蒸馏水,实验仪器自选。)
实验方案:
www.第1单元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PPT2)
2Na+Cl2=2NaCl
2Fe + 3Cl2 2FeCl3
H2 + Cl2 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 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PPT3-10)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PPT11)
[叙述]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被氧化 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PPT13-15)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失去e- ,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作还原剂
得到e- ,
化合价降低,
作氧化剂
被还原,
-1 0 +1 +3 +5 +7
Cl -- Cl -- Cl -- Cl --Cl -- Cl
HCl Cl2 HClO HClO3 KClO3 HClO4
只能做
氧化剂
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
只能做
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长乐侨中08—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同步训练三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 ⑤能溶解于水(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2.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白酒
3.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较丰富的 ( )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4.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化学反应:2NaI+Cl2=2NaCl+I2 这一反应所属类型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蓝的是 ( )
A.氯化氢 B.紫色石蕊试液 C.氯气 D.溴化钠溶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B.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溶于水中形成盐酸
C.次氯酸钙比次氯酸不稳定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
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颜色相同
8.不能用来萃取碘水中碘的物质是 ( )
A.汽油 B.苯(不溶于水) C.四氯化碳K^S*5U.C#O%下标 D.酒精
9.能鉴别NaCl、AgNO3、KI等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硝酸 B.新制氯水 C.溴化钠溶液 D.淀粉溶液
10.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氯水应保存在无色的细口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11.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应选择的干燥剂是K^S*5U.C#O%下标 (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固体烧碱 D.无水氯化钙
12.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将注入液体的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括号中。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水
1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14.2.4克某金属和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所得固体氯化物比原金属增重7.1克,则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NaCl B.MgCl2 C.FeCl3 D.CuCl2
1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高的就一定有降低的
C.在反应中得电子的的物质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在反应中被还原
D.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都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6.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并且容易转化成Fe3+,因此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17.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
A.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
B.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C.氧化钙和水的反应:CaO + H2O = Ca(OH)2
D.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18.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单质形态(游离态)变为化合物形态(化合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19.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
A.Cu2+Cu B.C1—C12 C.H2SO4SO2 D.CO2CO32—
20.在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1︰1 C.2︰1 D.3︰2
二、填空题
21.在U型管里装入饱和食盐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一根碳棒作正极,一根铁棒作负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正极附近。接通直流电后,可以观察到U型管的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正极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色,并且有 气味,并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说明放出的是 ;负极放出的气体是 ,同时发现负极附近溶液 ,这说明溶液里有 性物质生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式)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
23.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其密度为3.17g/L(标准状况下),B、C、D都是含A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K^S*5U.C#O%下标
⑴利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A的密度,计算出物质A的
摩尔质量。K^S*5U.C#O%下标
⑵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B C D
写出A→B ,D→A的化学方程式
A→B B→D
24.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于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根据各小题的要求,填写下列空白。K^S*5U.C#O%下标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上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1)Cl2+H2OHCl+HClO (2)2NaCl+2H2O2NaOH+H2↑+Cl2↑
(1)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_(2)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3)Br2+2KI=2KBr+I2 (4)8NH3+3Cl2 ===6NH4Cl+N2
(3)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4)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
26.在实验室中MnO2跟足量浓盐酸反应制得448mL氯气。计算:
(1)需消耗MnO2的质量。
(2)需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其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C C D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AC D B D B A C B B
21.黄绿 刺激性 变蓝 Cl2 H2 变红 碱 2NaCl+2H2O2NaOH+H2↑+Cl2↑
22.(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 CaCl2 Ca(ClO)2
(3)Ca(ClO)2+H2O+CO2=CaCO3↓+2HClO (4) (1)
23.(1)71 g·mol-1
(2)A: Cl2 B: HClO C: NaCl D: HCl
Cl2+H2OHCl+HClO ; 2HClO2HCl+O2↑
24.(1)吸收HCl 吸收水蒸气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Cu+Cl2 CuCl2
(3)收受尾气,防止Cl2污染空气。 ; Cl2+2NaOH=NaCl+NaClO+H2O
25.
(1) Cl2+H2OHCl+HClO (2) 2NaCl+2H2O2NaOH+H2↑+Cl2↑
⑴氧化剂是: Cl2 ,还原剂是:Cl2 (2) 氧化剂是: H2O ,还原剂是:NaCl
(3) Br2+2KI=2KBr+I2 (4) 8NH3+3Cl2 ===6NH4Cl+N2
(3)氧化剂是:Br2,还原剂是:KI (4)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NH3
26.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42 g 4 mol 22.4 L
m(MnO2) n(HCl) 0.448 L
m(MnO2)= 2.84 g n(HCl)=0.08 mol
在参加反应的HCl中有1/2被氧化
被氧化的 HCl 物质的量为:0.08 mol ×1/2 = 0.04 mol
铜粉
NaOH
溶液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A B C D E
通电
通电
光照
点燃
得到 e-
失去 2×e-
失去 e-
得到 2×e-
失去 2×3 e-
得到 2×e-
得到 3×e-
失去 2×e-(共17张PPT)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氯气不仅是卤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属于必修课程中6大知识模块之一。
对高中第一次认识的物质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也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动手能力不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缺乏,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
性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
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
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
物质的重要途径 。
三、学习目标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水的成分
四、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中,强调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能体系,提高自身化学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化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性质,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和教师讲述等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等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四、教学过程分析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
为主要有效成分的
消毒液
(2)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氯气样品(色、态、味)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有毒的、易液化气体。
如何正确闻氯气气味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液态的氯气叫液氯。
(3)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结构分析预测
实验探究验证
解释与结论
2、氯原子的结构
分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启发学生通过原子结构特点,推导氯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氯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演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掌握:氯气与铁等金属反应
3Cl2+2Fe=2FeCl3
2、播放视频: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点燃。 掌握:氯气与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
3、交流与讨论:通过铁、氢气分别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何新的认识? 了解: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4)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设置情景
某化工厂出现氯气泄漏,工作人员对环境喷水稀释氯气 ,这是为什么?
4、交流与讨论:氯气溶于水有无化学反应发生?假如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氯水中有哪些微粒? 做出推理才知道该用什么实验来验证推理。而非照本宣科。
5.活动与探究
分组实验
①取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②取2mL的新制氯水于试管,先加AgNO3,再滴加稀硝酸。
③两位学生上台,将干燥的有色纸条和湿润的有色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学生自己发现:
①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②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③氯水有漂白性
Cl2没有漂白性
潮湿的Cl2有漂白性
学生从实验中得出氯水的成分,结合课本信息提示,掌握次氯酸的性质。
HClO的性质
a弱酸性
b不稳定性,易分解 2HClO 2HCl + O2
C 漂白性可使染料和有机物质褪色,能杀死水 中的细菌
光照
Cl2
+ 2 NaOH
NaCl + NaClO + H2O
4、与碱反应
漂白粉
Cl2 + H2O HCl + HClO
HClO
HCl + NaOH NaCl +
H2O
+ NaOH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2H2O
由上述认识,最后得出84消毒液和漂白粉制取原理
84消毒液
5、氯气的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从课本及生活实际得出氯气的用途如: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Cl2
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
农药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制取漂白剂
制取盐酸
作消毒剂
1、应立即拨打119、110,通知有关单位
2、要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
3、应向上风、高地区转移,
4、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5、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
6、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水幕进行稀释,
7、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
8、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
保持社会稳定,
<友情提示>www.fjsdfz.org (化学资源网)
一旦氯气泄露,如果你是专家组成员,如何制定应急预案?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