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论教养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论教养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15: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教养
基础达标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馅。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tíng(
)——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陌生(
)疲惫()雷tí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
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文中“彬彬有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破折号,其作用是(
)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插说。
C.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D.表示话题的转换。
E.表示声音的延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B.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自己吹暕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C.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D.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真诚的话)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良好的教养_________来自家庭和学校,_______可以得之于自身。
(2)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________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3)_______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4)自我修养_________说是注重行为举止,_________说是
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A.(1)因为所以(2)因为(3)虽然倒(4)不但而且
B.(1)不仅而且(2)因为(3)假如就(4)与其莫如
C.(1)因为所以(2)但是(3)虽然倒(4)与其莫如
D.(1)不仅而且(2)但是(3)假如就(4)不但而且
提升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上课时咱们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守纪律
C.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D.这个盗贼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人民警察的火眼金睛。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来解说“教养”
B.本文透过众多的“有教养”以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C.本文作者通过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D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讲道理和引用名言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3.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语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校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是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是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②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i。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yàn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至——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
恪守()
自吹自léi(
)yàn(
)语
(2)第②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贤达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某种令人___________(惊奇惊骇惊讶)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_______(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3.
阅读下面对话,向爸爸阐明你对“尊重与服从”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得体。100字左右。
“把你的房间整理了!”
“我现在没有时间,10分钟后我约了同学打篮球。
“马上去整理你的房间,否则这个下午不准出去。”
“可这是我的房间,不整理也不会影响任何人。”“你到底尊不尊重你爸爸?我对你说整理房间,你就得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回应
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
论友谊
尽管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就像一股寒风,给人世间带来污浊和阴冷,但整个人类大家庭还是沐浴在晴空一般的纯净和温馨之中。当我们对他人怀有仁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甜美。
我排斥社交,拥护孤独,然而我却不能对从我们门口经过的智者、可爱的人和高尚的人视而不见。那些倾听我心声,真正理解我的人,就是属于我的永恒的财产我感激那些内心充满挚爱的人,是他们赋予这个世界崭新而高尚的深度,我与他们的交往非常单纯,正是这种单纯的共鸣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在我看来,新结识个人这对我是件大事,我迷恋那些带给我美好时光的人们
每个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追寻友谊之中度过,如果我们寻找朋友并非出于神圣的动机,而是带着一种邪恶的占有欲,要把他据为己有,结果只能是徒劳无益。更糟糕的是,在他们相互靠近对方的时候,各自天性当中美丽花朵的精华与芬芳便在片刻间消失了。我们从友谊中获得的唯一乐趣就是对方身上拥有我所没有的东西,是隐藏在差异之下的共性将我们连在一起,让友谊成为两种天性之间的结合吧。我们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是一种思想、一份真挚、一瞥目光……
这种情感能提高我们的智能和活力。当你冥思苦想也未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表达,这时就应该给朋友写封信——瞬间的工夫,一系列高雅的思想伴着考究的措辞,便会从四面八方一起自己送上门来。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这些美妙的情感火花甚至比火还要迅猛、还要活跃,它使整个世界也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了冬天,没有了黑夜,即使孤身一人,也会心满意足,欢欣鼓舞。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好呢!
朋友是我可以坦诚相对的人。在他面前,我大可以丢掉诸如伪装、礼貌和深思熟虑等衣服——这些都是人们不愿脱掉的东西,而以最朴素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与他相处。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丢掉所有虚伪装饰,省去了所有恭维和客套,每遇到一个人,便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坦诚对着这个人说话。起初,他遭到拒绝,大家以为他疯了,可他坚持不懈。这样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久了,他就得到了回报,即每一个熟人都和他建立了一种真诚的关系,谁都不会想着跟他客套,敷衍他了。在一个虚伪的年代里,企图与人们维持一种真诚的关系就等于精神失常,我们很少能挺起腰板走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要求以礼相待——要求加以迁就,尤其他拥有某种名誉和才干。我讨厌滥用友谊的名义来表示与时髦、俗气相联系的东西。我更欣赏农夫、小贩之间的交情,胜过那种排场、体面的亲善,因为后者常常乘车过市,花天酒地,通过这些浅薄的招搖来庆祝他们的邂逅。
友谊是真诚的,友谊可以让人通过各种交往寻得心灵的慰籍,它适应了宁静的日子,精美的礼物,也能适应意外和坎坷,适应误解和悲伤。它不是玻璃丝或霜花而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
难道我们跟朋友的交往不应该像飘在天边的那片云或那丛拦住溪流、随风起伏的绿草那么富有诗意吗?阳光白白洒向不懂得感激的宽广宇宙,而太阳从未因此烦恼过。尊重友谊的神圣法则,请你用高尚的品格教化那些粗俗而冷漠的人吧!
[作者:(美国)爱默生有改动]
1.本文首段的论述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以“友谊是……而不是……”的句式写组排比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体育课上,我的裤子被划破了。怕我回家挨说,好友就把自己的裤子和我换了,她因此被她妈妈罚站,我觉得对不住她。我的好友喜欢我家的羚羊木雕,我未经父母同意,将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她,父母得知后让我要回,这让我为难也让好友难过。
但她最终还是原谅了我。”
结合画波浪线的内容,请你从“友谊”的角度对这件事加以评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训练
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虛,礼仪要得体,遇国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1)mòbèi霆(2)缺馅缺陷(3)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4)C
【解析】(1)注意“霾”和“廷”等同音字的误用。(2)注意是“一个词语”而不是一个字,答题时应当写整个词语。(3)彬彬有礼"不难理解,根据字面意思解释即可(4)仔细品读破折号前后的内容可以发现,破折号前面的内容都是假设一个男人在外如何,可是在家又如何,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这类人的总结—缺乏教养,因此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
2.D
箴言:劝诫的话。
3.B
注意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分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1)句是递进关系,(2)句是因果关系,(3)句是假设关系,(4)句是选择关系。故选B
提升训练
1.D
A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B.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C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D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多用于褒义用来形容盗贼,用错了对象
2.D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3.【答案】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解析】分析议论文中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主要考查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答题思路:①亮明观点;②解释词语,分析该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③扣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答题。答题模式:不能删,这个词语表示…,是对…的限制,若删去就成了……,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名校试题
1.【答案】(1)kè擂谚(2)一至一致(3)有才德和声望的人(4)应将“不是……而是……”改为“不仅…而且
【解析】(1)“恪守”不能读成“gè”,“擂”“谚”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2)“至”和“致”音同形似,注意据义定形。(3)本题考查结合语句理解词义的能力,可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4)“习以为常,轻松自然”与“能让他心情愉快”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要把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改为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2.【答案】(1)惊骇(2)矫揉造作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见用法,其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然后辨析作答。句(1)中“惊骇”的意思是惊慌害怕,符合语境;句(2)中“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符合语境。
3.【答案】爸爸,我尊重您,但是我不想服从您。您可以提醒我或者劝告我去整理房间,但不能强迫命令我。您是我爸爸,我当然尊重您,但我不能接受不容辩说的服从。更何况我也需要您的理解和尊重,现在我约了同学打球,我回来整理房间,可以吗?【解析】围绕“尊重爸爸但不想服从”这一点阐明理由。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爸爸对“我”是用强迫命令的方式,显然,这种方式缺乏对“我”尊重,和爸爸顶嘴,也是不尊重爸爸。和爸爸阐明理由时要抓住不能强迫命令这一点,委婉地和爸爸讲道理。
中考回应
1.【答案】形象、鲜明地论述了“仁爱”对于人生的重要(通过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仁爱”对于人生的重要);富有抒彩。
【解析】以“尽管……但……”连接的句子,前者强调人性自私带来的“污浊和阴冷”,后者强调人类大家庭的“纯净和温馨”,二者形成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另外“像一股寒风”“晴空一般的”表明该句还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运用这两种论证方法的基础上,用“当”引入,突出了“怀有仁爱”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另外,作为议论文,开头段从语言上看,抒彩很浓郁。
2.【答案】友谊是炽烈的、美好的,它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解析】标题为“论友谊”,探究上文语境,明确“这些美妙的情感”也指“友谊”,“比火还要迅猛、还要活跃”突出了友谊的“炽烈”,结合下文语境“它使整个世界也变得不一样了”以及句中“也会心满意足,欢欣鼓舞”,从中提炼出友谊的“美好”。另外结合“没有了冬天,没有了黑夜,即使孤身一人,也会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分析,提炼出友谊带给人“温暖”“光明”“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归纳以上的分析,答题即可。
3.【答案】(示例)友谊是施与忙爱,而不是据为己有;友谊是坦诚相对,而不是伪装刻意;友谊是心灵的慰藉,而不是物质的欲求;友谊是差异之下的结合,而不是共性之中的迷失;友谊是坚固的,而不是脆弱的;友谊是富有诗意的,而不是粗俗冷漠的。
【解析】通读全文理解“友谊”的内涵,结合第三段的内容,可以造句“友谊是施与仁爱,而不是据为己有”“友谊是差异之下的结合,而不是共性之中的迷失”;结合第五段,可以造句“友谊是坦诚相对,而不是伪装刻意”;结合倒数第二段,可以造句“友谊是心灵的慰藉,而不是物质的欲求”“友谊是坚同的,而不是脆弱的”;结合倒数第一段,可以造句“友谊是富有诗意的,而不是粗俗冷漠的”;等等。
4.【答案】.朋友为我不惜被罚站,我也不惜厚礼以赠。尽管我送礼几经波折,害得朋友也颇为尴尬,可朋友却仍选择原谅我。这说明友谊是慷慨无私的,也能经得住波折,要相互理解才不会破裂,才能更牢固。
【解析】从故事内容中可提炼出友谊的“慷慨无私”“经受住波折”“相互理解”“更牢固”的内涵。归纳整合作答即可。
素养训练
【答案】(示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闲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解析】本题考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先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指出了什么是教养及怎样才能提升个人的教养;材料二引用两则有关教养的名言;材料三列举了正反两个事例。所以我们在进行演讲时,可以先阐述教养的含义;再引用名言或列举事例来论述有教养的人的表现;最后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