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教学建议 课件 (共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教学建议 课件 (共2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23: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将相和》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材简要解读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4.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能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目标
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生字、词语
初步了解“连词成句地读”
实践“连词成句地读”这种快速阅读方法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简述
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生字、词语
初步了解“连词成句地读”
实践“连词成句地读”这种快速阅读方法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简述
大臣 强逼 廉颇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连词成句地读”
教学过程简述
击缶 鼓瑟
教学过程简述
蔺相如 和氏璧
教学过程简述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教学过程简述
战国时代,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教学过程简述
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生字、词语
初步了解“连词成句地读”
实践“连词成句地读”这种快速阅读方法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简述
请同学们尝试运用连词成句的方法,自由默读课文。读完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实践 “连词成句地读”
教学过程简述
设计练习进行检测
教学过程简述
判断正误:
春秋时期,秦国最强。( )
蔺相如是依靠机智勇敢保全了和氏璧。( )
教学过程简述
结合课后习题交流阅读体会
教学过程简述
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生字、词语
初步了解“连词成句地读”
实践“连词成句地读”这种快速阅读方法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简述
结合课后习题交流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简述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能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目标
回顾课文,梳理三个故事,引导学生复述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教学过程简述
教学过程简述
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文章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讲述了谁和谁的矛盾冲突?在三次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是怎么做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读书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继续运用所学方法,连词成句地读。
2.画出关键词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谈谈文中人物形象。
3.可以利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体会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简述
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结合具体事例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谈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简述
教学过程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