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2.2《红烛》课件(共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2.2《红烛》课件(共 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11: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红 烛
教学目标
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1
2
诵读诗歌,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诵读、讨论、点拨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导 入
初读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时,可曾引发你的思考?可曾被诗句所描写的“蜡烛”所触动?那么,你曾经想到的,可以用蜡烛来形容的人,包括谁?我想,这些问题,在懵懂时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诗人——闻一多,看看他是怎么写“烛”的。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目 录

知人论世

初读课文

文本研读

拓展训练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有新诗集《红烛》、《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文学常识
1.现代诗歌的概念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一、现代诗歌
2.现代诗歌的特点
(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
(2)内容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
(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
(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
3.现代诗歌的分类
(1)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可分为现代风体和格律诗歌。
(2)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3)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4)按照诗歌发展的阶段,可分为现代诗和当代诗。
1.新月诗派的定义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二、新月诗派
2.诗歌主张
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背景链接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整体感知

吐出(tǔ) 烧沸(fèi)
捣破(dǎo) 脂膏(zhī gāo)

慰藉(jiè) 耕耘(gēng yún)
字词正音
诵读指导
1.给诗歌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红烛啊! 语调深沉,饱满,上场
不误,不误! 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注意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
红烛啊! 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既制了,便烧着! 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
烧吧!烧吧! 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
烧破世人的梦, 排比句式,接续紧凑
烧沸世人的血── “血”字拉长音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语气坚定而有力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
2.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注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及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
文本研读

问题探究
【思考1】速读全诗,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明确:
第一节: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
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
第三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
第四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
第五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
第六节、第七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
第八、九节:引用“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
【思考2】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明确:
“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泪”
【思考3】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
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思考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明确: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思考5】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隐指反动势力。红烛流泪是因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
【思考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明确: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思考7】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有何作用?
明确:
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思考8】品读语句
①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
明确:
“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思考8】品读语句
②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明确: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思考8】品读语句
③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明确:
“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明晰主旨
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拓展训练

学了这首诗歌,结合初中学过的《最后一次的演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闻一多的事迹,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拓展训练
红烛发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
诗与热血共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
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
说说说,说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
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示例一
示例二
示例三
请将这段文字改写成一首诗。
我的青春啊,可有足够的赤诚?可愿意奉献此生?生命,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一定要在奉献中毁灭吗?我想不明白。在思想斗争中,我坚定了信念,活着,就要向着光明的理想前行。在思想斗争中,我坚定了信念,活着,就要向着光明的理想前行。活着,就是要奉献。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活着,就是要拯救世人。活着,救赎他们的灵魂。全身心地为了别人,不要顾念自己的日子。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中,不要伤心。世道艰难,理想遥远,我的心神片刻难安。我要把我的身躯,全部奉献给这世间。用我的生命,创造安慰,创造欢乐。苦难是生命的底色。奉献是生命的价值。光明是生命的追求。去拥抱奉献的生命吧!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