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共团聚——选取工具的运用》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课时:1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本课通过photoshop合成图象的教学任务,学会使用套索工具,并进一步熟练掌握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领略photoshop软件的神奇以及所渗透的热爱家庭、善待家人的思想。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渗透团结和谐的家的理念。
4、教学重点:掌握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5、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套索工具进行抠图。
四、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较强,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Photoshop软件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photoshop软件动手操作并总结归纳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一方面,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合作性。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的学习环境为多媒体教室,采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photoshop软件、极域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在课前预习作业中,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搜索;在学生小组展示、教师图形展示、新知总结、练习总结等过程中,使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既生动形象,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技能提升环节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以自用。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依据
课前展示回放知新
从展示的针对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小组表现来进行评价。 小组展示,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选题、出题、及评价总结。 预习、检查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很多家庭选择在这一天照一张全家福,但是有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漂泊在外不能团圆,那么我们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是不是可以制作一张完整的全家福呢?
教师展示图片,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观看图片,引发思乡情境, 寻找解决方法,导入本节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环节,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推本宏义
任务一:
使用工具将“小孩”对象抠出并移动到“全家福.jpg”中。
1、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尝试用已学过的工具完成任务一。
2、组织学生自学磁性套索工具完成任务一。
3、教师下去辅导。
4、教师课件演示完成任务一。
任务二:
使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其大
小和位置,使其真正融入“
全家福.jpg”中
组织学生使用自由变换工具自主完成。
教师与学生互动、答疑。最后由学生演示。
教师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尝试制作,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用学过的方法并不能完成任务一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学生自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所发现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巩固练习,提高发展
学生尝试Ctrl、Shift、Alt键对于自由变换的影响。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 此处设下伏笔,强化学生具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让学生有所收获,使每个学生有主体感和成就感。实践证明,采用探究性的学习、鼓励性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标检测
巩固提高
学以致用
用教学软件给学生分发素材图片,让学生利用背景图片为人物换背景。
学生利用背景图片为教师准备的图片换背景
学生做完图片发到教师机上
运用抢答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此环节的设计有助于课堂教学高效性增强,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和荣誉感的塑造
这部分的内容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调动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学习,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建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联动小结
条分缕析
教师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德育教育。 学生小组自评、互评,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强调不同对象组合时的注意事项,及时总结、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
八、教学流程图
九、反思与自我评价
1、本课“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2、本节课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辅助,全过程以“任务”驱动,以讨论、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第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但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应提前准备几组其他素材以备能力水平较高的同学做练习,并鼓励学生多多创新,制作出创意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