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学科新课程开放式教学活动方案
审核人签字: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角的分类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材 分析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注意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从生活中发现角,通过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体验直角、锐角、钝角的大小关系,课后习题部分学生通过找一找少队旗中的角,观察钟表时刻的角,在方格纸上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认识三种角。
学生 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角,感知大小关系。第二课时在此基础上再次深化,对探究性的活动充满了乐趣,在画、折、比、数中学习角的知识的同时加强空间观念。
设计 理念 本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学习,设计了“温故知新”的复习导入环节,即与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复习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及时发现问题,为新授做准备。接下来第二环节设计了以“探究指南”和小虎随时提问为引导的教学新授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借助三角板画直角,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个环节设计跟随卡通小虎一起丛林探险的环节,设置了”火眼金睛”、“心灵手巧”、“学以致用”、“坚持不懈”四个闯关任务,四个任务由易到难,从不同方面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们在学习中收获了快乐。第五个环节为总结及作业环节,学生谈收获和提疑问,帮助老师了解教和学生学的程度。整堂课环节设计以简洁、清晰、有趣、贴近生活为准则,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教学 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过程。
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画直角,会在方格纸上画角。
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用三角板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角。
教学难点: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了解三种角的大小。
教学 方法 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板教具、已画好角的不规则纸和方格纸、钟表教具、方格中画角范例、画有梯形图纸、红领巾奖品
学生:课堂随笔卡片、不规则纸张、铅笔、彩笔、橡皮、三角板、闯关任务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及作业。 建议5分钟
建议20分钟
建议12分钟
建议3分钟
“温故知新”复习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角的特征、如何判断角的大小、如何画角。
借助探究指南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它们的大小关系,利用活动折一折、画一画引导学生学会借助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
借助“丛林探险”游戏闯关,检查角的分类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提出疑问,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角的分类的相关内容,明确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复习和预习都是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周老师就要检验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了,看看谁掌握的最好,又最勇敢。来看幻灯片。结合习题,教师板书画锐角。(一组一个或集体回答)
师:我们都知道,人的性别有男生、女生,角也一样,也有很多种,接下来就和老师一起为角分分类,好不好?请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角的分类。
借助探究指南引导学生画角并分类,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关系,并利用不规则纸张发挥空间想象折直角和借助三角板画直角,学生板书利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自主选择画钝角的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
锐角:比直角小
钝角:比直角大
师出示探险指南及各环节习题,组织学生交流并巡视指导,相机讲解。评出小勇士,并发放奖品——红领巾。鼓励学生牢记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同学们,这节课也接近了尾声,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的收获是什么?2.我还有什么疑问吗?谁来说一说,想说哪一个都可以。
最后留一个小任务给大家:完成课本34至35页,一课一练25页相关习题,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你会对角有更多的认识。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学生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并说明理由。理解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与边长无关。简述借助直尺画角的方法。
学生在探险指南和任务卡的引导下,对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利用不规则纸张通过两次对折得到直角并能够用三角板画直角和钝角。
学生做到积极独立思考,在组内交流时能够主动交流且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地互评改正。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独立完成习题,明确各题的重难点,准确作答。并在交流环节主动发言,认真倾听。
学生主动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疑问,了解自身学习效果。明确课后任务。
板书 设计 锐角 比直角小 ∠
直角 ∟
钝角 比直角大 〈
教学 反思
温故知新
一、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