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4 15: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知道噪声的定义
2.掌握噪声的防控措施
3.会根据实际情况防治噪声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噪声的来源:读教材P4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发声体做
产生的。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波形可知,图甲是
的波形,图乙是
的波形。从环境保护角度讲: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下列声音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填写序号)。
①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②演唱会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③晨读时的朗读声;
④自习课的喧哗声;
⑤深夜的引吭高歌声;
⑥老师讲课声干扰某个学生的睡觉;
⑦装修房间的电钻声;
⑧燃放爆竹的爆炸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读教材P4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3、控制噪声:读教材P4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
产生声音→
传播声音→
的振动引起听觉。
因此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防止噪声
;第二,阻断噪声
;第三,防止噪声进入

(2)右图标志的含义是
。是在
处控制。
(3)观察下列三幅图,分别指出它们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什么。
A:
B

C


二、
学生展示:
实验方案: 将一只闹钟上足发条做以下实验:(1)放在你身边响;(2)放在棉被里响;(3)放在隔壁的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响;(4)你用棉球塞好耳朵后让它响。
问题1:第(2)、(3)、(4)次实验中听到的声音与第(1)次相比较,声响有什么不同?
问题2:这个实验对我们控制噪声有什么启示?
三、课堂检测及中考链接
1、(2020年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
C.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
D.植树种草绿化城市
3、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优美的舞曲一定是噪音
B.优美的舞曲一定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舞曲都应属于乐音
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5、(2019年衡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多选)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7、丹江口市提出了“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三宜城市”的行动计划,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8、
“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盗铃者所犯错误是
。在一些谍战片中经常看到谍报人员使用无声手枪进行暗杀行动,根据所学知识,你人为无声手枪“无声”的原理是


学到了什么
小组长检查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1)无规则振动;乐音;噪声;妨碍;干扰
(2)①④⑦⑧
2、分贝;dB;0;30--40;90;70;50
3、(1)振动;空气等介质;鼓膜

产生;传播;人耳(2)禁止鸣笛;声源
(3)A:声源处减弱;B:传播过程中减弱;C:人耳处减弱
二学生展示
声响要小
(2)控制噪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人耳,一般来说主要这三条途径。
三课堂检测与中考链接
1、B
2、C
3、C
4、D
5、B
6、ABC
7、声源处
8、人耳处;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也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