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天路》 教学时间 ?
课型 欣赏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视听结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 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教 材
分
析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情境感知能力都较为不错。由于生活环境与当地学生的现在生活较近,对歌曲理解得能够透彻,老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调动表现欲望;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理解体会诗情画意。
?教学内容分析: 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4/4拍为主,间插以2/4拍子,中速稍慢,曲式结构为有前奏的二段体。是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歌曲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大家庭的赞美。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音乐从6音开始,又结束在同一音上。此段旋律基本在中低音区徘徊,与第二段的音乐发展形成对比。歌中以第一人称开始,用温和平静的独白、舒缓悠扬的旋律表达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感。第二乐段,经过一个2/4拍旋律的短暂过度,在第一乐句形成一个高潮。此乐段是从6音开始,与第一乐段的音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天”字对应着歌曲的几个最高音,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既具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同时又流畅婉转,情感表达深挚。第二乐段含有抒彩。装饰音的使用更是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教学重点 ?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1
板 书
设
计 天路
了解青藏高原
聆听歌曲《天路》
歌曲分析
课
后
反
思 优点:课前准备做了很多,找了铁路通车的视频,选了西藏的风光图以及反映地势险恶的图片,还播放韩红的《天路》……所有种种,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青藏铁路开通的重要意义及这条铁路的修建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学生们很积极地搜集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汇报交流的时候也兴致勃勃,讲起来滔滔不绝,由于时间关系,课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课后再互相传阅资料,增长见识。从他们汇报情况可以知道,学生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
缺点:一节课下来,内容多,知识量大,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应接不暇,教师也感觉时间紧,所以基本上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亟待改进方面:这一课,如果重新设计的话,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修辞手法的训练,以及说说对青藏铁路的认识和感受,在歌词中找出“难”。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为什么叫“天路”。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组织教学:
(一)1、欣赏视频《坐上火车去拉萨》。
2、引入课题:火车带我去拉萨的路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她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铁路?人们惊叹的称青藏铁路为“天路”。(板书课题:天路)
(二)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 藏族歌曲
(韩红) (目的: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3、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4、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二、新课教学:
聆听《天路》,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藏族人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
2、分两部分唱。
对于情感上面的把握, 首先应该先让学生们了解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让他们头脑中对青藏铁路唱作以及《天路》 的作品的了解, 在他们的头脑中创设一定的意境,才有可能演唱出好的作品。
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
“盼”?(清晨、黄昏不仅仅是一天,而是说朝思暮想,日盼夜想。神鹰披着霞光飞过蓝天的形象,也表达这种盼望之情。)
进而探究:为什么盼?(难度大)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当我们走近它时,你会更加了解他们的期盼。(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图片)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说说你对西藏、对青藏高原的了解。
海拔高:你从歌词的哪些语句能体会到青藏铁路海拔高?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线路长: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956千米,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修建难: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你从歌词的哪些语句体会到修建青藏铁路很艰难?(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作用大:沟通联系,解决进出藏、促进交流发展。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条路带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被誉为——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读简介最后一段,拓展说话:
那还是一条( )路,? (二段体)
(难度大)
海拔高
作用大
线路长:
修建难:
那是一条团结路,
富裕路
幸福路、团结路、发展路、亲情路、关爱路
4、欣赏唱曲《天路》,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
(演唱能将歌曲风格、特点完美地融为体现)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 (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 舞蹈
诗歌
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三、拓展学习:
欣赏藏族歌曲:(以下歌曲选用)
1、藏族民歌《坐上火车去拉萨》。
2、《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唱家才旦卓玛高超的演唱技巧及独特的音色,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藏区的生产、生活及藏胞在奴隶制下牛马不如悲惨历史,入情、入境地体会和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在藏族的民歌中,还体现出一种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丑恶的批判和强烈反抗。西藏是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社会,宗教稳定的占据着西藏的统治地位,已有五、六百年了。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改变了这种社会局面,国家一方面实行区域自治制度,另一方面,不断建设新西藏,像修公路,建牧场,打造旅游文化城市。使西藏民众脱贫致富,让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2、欣赏歌曲《公仆赞》,这首歌曲歌颂了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在西藏的感人故事。孔繁森在西藏担任领导期间,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最后不幸因公殉职。
3、假如你们都是可爱的藏族小朋友,当你们得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好消息后,最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教师采访)
四、教师总结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藏民歌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所以我们要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