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 地球的运动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 地球的运动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14 15:14:54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
第一章
1.2 地球的运动
知识结构
1
3
2
4
5
学法指导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1.2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学法指导
这节课预习时你需要阅读教材第11~12页并完成课前学案的内容,能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重点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你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演示地球自转,充分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的现象。
课前学案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___不停地旋转,方向是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约24小时)。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课前学案
2.由于地球是个_______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未被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_______,而且总是_______迎来黎明的曙光,由_______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也就出现了______的差异。
不透明
一半
白昼
黑夜
更替
东方
西方
时间
课堂导案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主题: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探究步骤: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点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点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课堂导案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A/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轴是_______的。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__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是_____。(甲或者乙)
B
倾斜
昼夜交替

课堂导案
3.探究假设一:地球是透明的,其他条件不变,则是否会出现黑夜现象?_______(是/否);是否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_______(是/否)
4.探究假设二:地球停止自转,其他条件不变,则是否会出现昼夜现象?_______(是/否);是否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_______(是/否)




课堂导案
探究小结:
课堂导案
如果地球停止自转
地球不透明,任何时候太阳都只
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表产生昼和
夜的区别。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
自转,那么昼夜更替周期将不是一日而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与地表热量平衡相联系的一切过程都将发生和现在全然不同的变化。例如,巨大的昼夜温差将会引起十分强烈的风暴,过度的炎热和严寒将会造成生物的灭绝等。地球上的水会被分成两个大洋。
课堂导案
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离心力就会突然停止,使得大部分的大陆和水重新分配,大量赤道海水涌回低纬,在两极形成两个巨大的海洋,以赤道为中心形成一个覆盖有所有植被的巨大陆地。月球最终将会坠落到地球。如果地球停止转动,那么地球的引力无法和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月球的自转速度也会越来越慢,同时向地球靠近,最终于地球相撞。但由于地球有自转,昼夜更替适中,地表增温和冷却不超过一定限度,人类及地球生物才得以生存。
随堂检测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1.有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C.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C
随堂检测
2.6月20日上午9点,广东省的初二学生进行地理考试的时候,新疆的学生才到起床的时间,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
B.地球公转产生了时差
C.新疆受还是冬季
D.新疆纬度高
A
随堂检测
3.某人到广州旅游,看见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如图),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北京
伦敦
纽约
东京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广州纬度低
D.宾馆时钟坏了
A
课后练案
一、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一小时
B.一天
C.一个月
D.一年
2.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
A.22小时
B.24小时
C.26小时
D.28小时
B
A
课后练案
3.如图中某同学正在用模型演示地球上的昼夜是怎么产生的,手中的手电筒和乒乓球分别代表(  )
A.太阳和月亮
B.地球和太阳
C.地球和月球
D.太阳和地球
D
课后练案
4.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  )
A.昼夜交替
B.四季交替
C.寒暑交替
D.极夜现象
A
课后练案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N点表示北极点。据此完成第5~6题。
5.从该图上空看地球自转是(  )
A.自北向南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
B
课后练案
6.假设你就站在N点处,你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
A.东西南北都有
B.都是北向
C.都是南向
D.都是东向
C
课后练案
7.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①昼夜更替现象
②寒来暑往
③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④操场上国旗杆的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⑤乌苏里江的日出总是早于帕米尔高原
A.①③
B.①⑤
C.③⑤
D.②④
B
课后练案
8.北京(东八区)时间2019年10月1日上午10:00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40°N,74°W)的华人收看直播画面的当地时间为(  )
A.9月30日,21:00
B.10月1日,
2:00
C.9月30日,5:00
D.10月1日,15:00
C
课后练案
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课后练案
10.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会让人“无论面朝哪个方向都是北方”,则这个地方位于(  )
A.赤道
B.北极点
C.南极点
D.本初子午线
C
课后练案
1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
A.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B.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B
课后练案
12.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问题。
读图,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是地轴
B.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C.C点比D点先进入黑夜
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
C
课后练案
13.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与地球公转有关
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
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后练案
14.居住在美国纽约的李先生在当地时间18点10分(夏令时)观看了升旗仪式的现场直播,北京和纽约观看升旗仪式直播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海陆差异
D.地形差异
A
课后练案
二、综合题
15.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的地方位于_______上。
(2)图示时刻,北京是______
(白天、黑夜),北京的昼夜
更替是由地球的_______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赤道
白天
自转
课后练案
(3)从图中位于赤道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该行程全长约_______千米。
(4)乙、丙两区域中,面积较大的是______。
4万

课后练案
16.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组,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1中用“·”标出滨州(37°N,118°E)的大致位置。
(2)图1中B点在C点的_______方向。
东北
课后练案
(3)图1中阴影区域,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4)关于图1中D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低纬度
B.比C点先看到日出
C.位于南半球
D.D在B的东南方向
②③


C
感谢聆听(共42张PPT)
?
第一章
1.2 地球的运动
1
3
2
4
5
学法指导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1.2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学法指导
这节课的预习你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第13~15页来完成课前学案的内容,你可以关注课本图1.18,知道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公转造成的,关注图1.19知道五带的形成和划分,通过老师上课的讲解知道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并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课前学案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_______不停的公转,公转方向也是__________,周期是_______(约365天)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的,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致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完全不同,便产生了_______变化。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倾斜
季节
课前学案
3.以北半球为例,_______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_______季;_______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光热较少,形成
_______季;_________________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光热居中,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北半球季节_______。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日和秋分日
相反
课前学案
4.在同一时间里,_______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差异,_______就有差异,据此把地球表面划分为5个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带,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带,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带。
纬度
冷热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课堂导案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主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探究步骤:
课堂导案
1.观察上左图可以看出,地轴是_______,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围绕地轴自转的轨道面称为_______(赤道或黄道)平面,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是_______(赤道或黄道)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是_______度,称为黄赤交角。
倾斜的
赤道
黄道
23.5
课堂导案
2.观察上右图可以看出,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纬_______度和北纬_______度之间来回移动,这两条纬线分别被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3.5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5
课堂导案
3.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_______的变化。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光热情况不同,据此人们把地球划分为_______个温度带。
季节

课堂导案
4.以北半球为例,观察从春分到夏至,昼渐_______,夜渐_______;从秋分到冬至,昼渐_______,夜渐_______。




5.探究假设:如果地轴不倾斜,则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会_______,即不会存在黄赤交角。太阳光线会始终直射在_______(填某纬线),也就不会有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
重合
赤道
四季
昼夜长短
课堂导案
探究小结: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人们据各地获得光热多少,将地球划分成5个温度带。
课堂导案
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和
地球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
道面成66°34′的倾斜。地球的自转同
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
课堂导案
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来表示。
假设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动,直射点会超过最北及最南界限(23°26′),导致热带变大。极线(66°34′)就会扩大,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寒带范围增大。既然极地范围的增大,那么极昼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
随堂检测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左图)”和甲、乙两位同学演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右图)”(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读图,完成第1~3题。
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随堂检测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  )
A.身体代表地轴
B.手臂伸展角度应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B
随堂检测
2.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所示时间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随堂检测
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A.与地球自转有关
B.与地球公转有关
C.与地球不透明有关
D.与太阳东升西落有关
B
课后练案
一、选择题
2020

4

8
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封城”76
天的武汉市解除了离
汉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英雄的武汉按下了重启键!据此完成第1~2题。
1.武汉解除通道管控这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D
课后练案
2.武汉解除通道管控这天,下面对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武汉昼短夜长
B.武汉的白昼时间比夏至日的长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D
课后练案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右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第3~4题。
课后练案
3.“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依据是(  )
A.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划分的
B.以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划分的
C.以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划分的
D.以地球上的山川变化现象划分的
A
课后练案
4.申遗成功当日,我国正处于哪两个节气之间(  )
A.清明—谷雨
B.寒露—霜降
C.小雪—大雪
D.小寒—大寒
C
课后练案
5.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读图,结合与之相关的农谚,完成题目。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
A.说明春分时白昼最长
B.说明春分后白昼渐长
C.该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相关
D.该现象在南半球会同时出现
B
课后练案
6.地理观测是学习地理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长春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学习小组每天12:00准时观测记录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他们发现不同季节影子的长度不同,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B
课后练案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据此完成第7~8题。
7.国庆节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
表示黑夜,
表示白昼)可能是(  )
A
   
B
  
 C
   
D
C
课后练案
8.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当天的日出时刻而定的,日出时刻越早,则白昼越长。下列日期中,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B
课后练案
9.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日出
B.昼夜交替
C.日落
D.四季变化
D
课后练案
读经纬网图,完成第10~11题。
10.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B
D
课后练案
12.图为广州某地的汽车停车场遮阳棚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则代表冬至日的示意图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C
课后练案
13.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夜空的鸟巢星光璀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此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图中的____位置,我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____。(  )
A.②;昼长于夜,昼渐长
B.①;昼短于夜,昼渐短
C.②;昼短于夜,昼渐短
D.①;昼长于夜,昼渐长
A
课后练案
14.下表为12月22日四地的白昼时间,则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
A
.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时间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10小时10分
11小时15分
13小时45分
C
课后练案
根据下表完成第15~16题。
城市
纬度
夏至日昼长
冬至日昼长
广州
23.5°N
13小时33分32秒
10小时42分
武汉
31°N
14小时07分42秒
10小时10分
北京
40°N
15小时08分47秒
9小时09分
哈尔滨
45.5°N
15小时43分42秒
8小时40分
15.一年中,白昼时间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A
课后练案
1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的正确推断是(  )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夏至日昼长依次递减的时间相同
B.广州与武汉同北京与哈尔滨夏至日昼长相差时间较为接近
C.纬度越高冬至日的白昼越长
D.中纬地区冬至日的白昼最长
B
课后练案
二、综合题
17.图1示意武汉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图3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后练案
(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较_______(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_______(高或低),
该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3中的_______段(②—③或④—①)。图2中,______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______(多或少)。


②—③


课后练案
(2)说明原因:据图3推断,由于地球_______(直立或倾斜)身体围绕太阳进行_______(自转或公转)运动,所以太阳直射位置在____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____(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倾斜
公转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课后练案
(3)体验生活:武汉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正午时间能够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图1中_______(季节)的光照情况。
北温
冬季
课后练案
18.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2)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主要纬线);这一天,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多或少)。
一年
自西向东
南回归线

课后练案
(3)春分日3月21日后,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中甲、乙、丙、丁的_______段,相应的太阳直射点在图2中a、b、c、d段的_______段。
(4)在_______(节气),广州物体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

d
夏至
课后练案
(5)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2中的a段时,此时段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全部到无
B.无到全部
C.一半到全部
D.全部到一半
(6)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2中的d段时,北京市的昼渐_______(长、短),夜渐_______(长、短)。
A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