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学会记事
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写
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那天,爸爸生气了,打了我一顿。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我看(……)爸爸(怎样)过铁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过程分解+具体动作
他仗着自己个大,一来就插在了那个小同学前面。
你看,那边来了一个大个子,一入餐厅,他的眼睛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便径直跨到队伍前面,侧站着身子站在了队伍的右侧,既能躲避监护老师的监视,又做好了标准而又充分的插队准备工作,他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他那看似潇洒的外表再也遮掩不住那颗丑陋的心灵了——因为我们都已经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不轨行径。迫不及待的他终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瞧,他左腿向上一跨,右腿一蹬,便将一个小个子学生挤到了后面,紧接着左手将饭卡往插卡机上一插,右手伸向厨窗内,一张馋老鼠似的嘴巴大声喊道:“师傅,我要一份……”那似乎很有礼貌的语气,不禁让我悻悻做呕,再看后边的同学,早已有几个在对他指指点点怒目而瞪了……看看表,他的整个过程竟然不到5秒。
(他插队前的表现;他插队时的表现;他插队后周围同学的想法)
(过程分解)
人不会是独立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出现,总是和相关的事件连在一起。
把人放进能集中反映这个人思想、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件,写出他富有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写人记事状物。
“铃,铃”门铃响了,我打开了门,妈妈询问我的数学成绩
,一听考了95分,妈妈立即就开始发牢骚,她每次都批评我,一点都不理解我,让我心理很烦恼。
“铃,铃”门铃响了,我打开了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数学测验几分”
(听)“95分”我回答道。话音刚落,就看到妈妈一边脱鞋,一边用严肃神情教训说:“你真是的,怎么离100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呢?你看隔壁家小明才刚上一望了。”(听)我听了这话,心里不由自主的难过起来,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味儿。(感)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滚,看着妈妈我多想说:“妈妈,你知道吗?你每次的不理解和责怪不是在为我好,而是在无意间伤了我的自尊,变成了我的烦恼。(想)无奈我只好回自己的屋去。(做)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
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
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
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
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
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
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写作指导】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
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所谓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往往在文中点出即可。
■人物:事是人做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文章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感悟,写人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
■起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必须交代清楚的,简要交代即可。
■经过和高潮: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事件的经过往往会出现高潮,或者会出现一波三折,这部分应详细具体地写,但不应该啰唆。
■结果:整个事件的结尾,一般简要交代即可。
写好记事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精心选材。选取身边发生的事件,再加以精心挑选。如校园新事、社会新风尚、家庭新故事,都是“滚滚材源”。无论写什么事,一定要是你所熟悉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2精致结构。清晰的结构能显示出作者清晰的思路。这里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叙事的六个要素要交代清楚。二是详略要得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3深化主题。记一件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或所受到的启发等。只有主题深刻,才会给读者以思考、回味和启迪,才会让你的文章更耐读。
一、要准确把握文题涉及的范围。注意题目是“我”怎样,如果写成其他人就跑题了,只
有确定好范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另外,要注意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
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二、交代清楚事件。要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怎样的
事件,一般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去写,力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三、重点要突出。写作时不能泛泛地描述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应选择一件或几件较
有代表性的事来写。要注意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次要部分要略
写,或不写。
四、感悟要深刻。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可起到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叙述事件之后,应
进行必要的议论或抒情,点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以此来深化中心,揭示主题。
佳作展示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①那一次演讲,我真的很棒。它让我勇于挑战自我,昂首挺胸地
走向远方。?
精彩旁批
①开门见山,直入主
题,简洁明了,给人干脆利
索之感。
刚进入初中时,学校举行了一场和“理想”有关的演讲比赛。
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日子在找材料、背稿子、排练中紧张地度
过。②在闲暇的时间里,我会想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在台上应该做
什么样的手势呀,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呀,微笑时该露几颗牙齿呀……
总之,我惶恐而兴奋,惴惴不安又满怀期待。?
精彩旁批
②列举一些具体的事情,
让人感受到“我”在准备过程
中所付出的努力,内容充实。
在我惶恐而又兴奋的等待中,比赛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参赛选
手都在后台做着准备工作,空气中充满了紧张感,我觉得自己快要窒
息了。我想象着自己被千百双眼睛注视的场景,自己给自己打着气。
当轮到我上场时,我顺利地完成了排练多遍的程序化动作,接下来却
有些紧张,声音似乎有些发抖。
③我赶忙在心里安慰自己:一定要镇
静,刚开始有一点点紧张,这是正常的。于是,我挺直了腰板,用手
潇洒地捋了一下额前的刘海儿,声音变得铿锵有力,目光自然地直视
前方,以一个演讲家的姿态全身心投入演讲,激情飞扬,把自己的理
想谈得淋漓尽致。和我设想的一样,当我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结束了
我的演讲时,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精彩旁批
③运用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自己紧张的心情以及面对紧张时的自我安慰。
④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演讲结束后不久,我所在的学校举行
征文活动,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的演讲稿。对于这篇稿子,我倾注了
太多太多——每天一下课就直奔图书馆,一头扎进书堆中查找资料;
回到家依旧珍惜分分秒秒,苦思冥想反复修改直至深夜。我怎么忍心
让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呢?于是,我毅然将稿子投了出去,没想到文
章居然发表了!当我捧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报纸时,我开心地笑了,我
深深地体会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精彩旁批
④承上启下,同时吸引读者兴趣,为下文写参加征文活动做铺垫。
感谢那一次演讲,是它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它锻
炼了我的勇气,使我积累了经验,也激励我为了今后的每一个目标去?
奋斗。?
⑤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精彩旁批
⑤既呼应题目和开头,又总结全文,使得文章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选材:本文对“我”参加一次演讲比赛的始末进行了全程描述,让读者感同身受。
立意:文章结尾点明了中心,表明这次演讲对“我”的影响。
语言:文笔细腻,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结构: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详略有致,层次分明;写演讲中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巧
设波澜,使文章跌宕起伏。文章开头和结尾所运用的议论的表达方式与全文主体所运用的记叙的
表达方式互为补充,而且首尾形成照应。
如何写清楚一件事
要具体、明白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要想把一件事情记叙得清楚、明白,就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
要素向读者交代清楚,以便读者掌握事件的全貌,进而正确地理解事件的思想意义。这六要素中,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但要写清楚,而且还要写完整,写具体。
写一件事,如果不了解事情发
生的原因,那就无从下笔;如果只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而不交代结果,读者就会疑惑不解;如果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过于简单,干巴巴的,那就不会吸引读者。只有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
清楚,准确地反映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