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5.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6.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李鸿章
7.《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8.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9.《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10.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1.下列不是《马关条约》中增开的通商口岸是( )
A.杭州 B.长沙 C.重庆 D.沙市
12.《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一书中写到:“日本从政府到军队,预先就设想了和中国交战的时机并做了尽可能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才断然出兵的。而且,中日之间的战争,至少从1887年开始,具体的作战计划就被构想出来了。”对这段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A.这场中日战争指的是日本侵华战争 B.有助于分析此次战争的历史影响
C.可以具体了解此次战争的作战计划 D.说明日本发动此次战争蓄谋已久
二、判断题
13.《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资本输出改为商品输出。( )
14.威海卫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
三、综合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6.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如下点评:
他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
他指出:“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了;这种状况将由目前这场同亚洲人、即中国人最邻近的敌手的战争来结束。”
他认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16日《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1)根据材料,在恩格斯看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未能御敌于上海,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灭,陆军更是一败再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日本赔款,相当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哪年?
(2)《马关条约》中开设为商埠的是哪4个地方?
(3)《马关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C 2.A 3.B 4.D 5.B 6.C
7.D 8.B 9.C 10.D 11.B 12.D
13.错误 14.错误
15.(1)时间:1894年;国家:日本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领土: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在三国的干涉下,被迫归还中国)。
(3)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6.(1)失败原因:军事上被动防御政策;闭关自守的政策;近代工业发展落后;传统经济体系落后等。
(2)影响:《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及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控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中国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17.(1)1894年。
(2)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试卷第4 44页,总4 44页
试卷第1 11页,总4 44页
答案第1 11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1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