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山东省邹平县范公小学 孙霞 邮编:256206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多媒体播放:正常运营中的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情景,并介绍: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是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的龙头单位,是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公路客运站和客运主枢纽之一。目前,已连续十年创下国公路客运站售票收入、旅客发送量、发车班次三项全国第一,荣获了“全国百家用户满意服务”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顺利通过 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华第一站”。
2、师:在这繁忙的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中,也存在着许多数学知识(出示统计表),你能利用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繁忙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见识“中华第一站”的风采,潜移默化地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也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活动一:探索乘法结合律
1、先解决:中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
(3)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方法一:960×20×7
=19200×7
=134400(人)
方法二:960×(20×7)
=960×140
=134400(人)
学生叙述解题思路:
方法一:先计算每天运送乘客的人数,再算一周运送乘客的人数。
方法二:先计算一辆车一周运送乘客的人数,再算960辆车运送乘客的人数。
2、讨论质疑:
(1)小组内讨论并汇报: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乘,三个数都是960,20,7,乘积相乘。
不同点:方法一是用960和20相乘的积与7相乘。方法二是用20与7的乘积与960相乘。
质疑:
960,20,7这三个数相乘,虽然他们相乘的顺序不同,但结果一样,那么是不是所有三个数相乘,改变相乘的顺序,他们的结果仍然不变呢?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想法当成教学资源,教学时注意反馈学生的不同想法,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呈现算法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算式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举例验证:7×5×2和7×(5×2)、9×4×5和9×(4×5)
师:同学们,从这些例子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叙述进行小结: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板书:乘法结合律)
师:如果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板书:(a×b)×c=a×(b×c)
[设计意图]将问题的解决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只做引导,由于学生在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想到乘法可能也有结合律。因此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猜想、举例、验证中发现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5、试一试:a×65×87=□×(65×87)
24×(□×b)=( □×18)×□(学生口答)
活动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1、谈话:在加法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那乘法运算中除了乘法结合律还有其它运算律吗?
2、小组猜测举例验证。
3、汇报交流。
4、学生总结:用一句话表述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
5、试一试:25×□= a×25
43×□= b×□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有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能够完成乘法交换律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三、自主练习 学有所用
1、做第21页自主练习第2题,网络连接,说一说题中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让学生独立连线,通过交流订正,对每道题目进行辨析。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目的练习,既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的使用,又能正确区分加法运算律与乘法运算律。
2、做一做: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说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①45×16=16×□ ②5×(14×9)=(5×□)×14
③6×13×5=13×(□×□) ④a×25×4=□×(□×□)
⑤125×(8×13)=(□×□)×13
3、试一试:37×25×4 29×4×5 4×(35×25)
①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②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简便?(让做法不同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新知进行巩固,体验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简便。
四、课堂总结 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评:
探索数学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本课教学时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举例验证、交流等活动,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激发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初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结合律比较困难,会出现表达不够严谨的现象,此时,我尽量让多个学生说,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