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插入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西师版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6课《插入图片》,是在学生学习了在Word中输入文字、修改文字、美化文字、调整段落等技能之后学习的,主要涉及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地设置图片的版式、大小和位置等知识点,从而为学生能最终制作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作品奠定基础。
本堂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初步了解了Word菜单下的一些常用命令、掌握了工具栏上几个常用图标的位置及作用,初步掌握了一篇Word文档的打开、保存、修改及调整美化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并能对插入的图片进行恰当地调整。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方法为文章插入与之相匹配的图片,并能进行相应的设置,使文章图文并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通过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地设置图片的版式、大小和位置。
设计思路:
因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厚,思维较为活跃、协作及操作能力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故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之以演示法,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再将本课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老师逐个布置,由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整堂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讲解演示为辅,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中的“民主、交往、互动、对话”,重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倡导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设计方案:
1、引入新知、确定目标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三幅作品,请你们来做个裁判,评一评看哪幅作品最漂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师课件出示三幅作品,三幅作品文本相同,均为《美丽的西南大学》这篇文章,但表现方式不同。(第一篇是纯文本格式,第二篇对文字进行了调整美化,第三篇在对文本进行调整美化的基础上又在里面插入了图片)
学生均一口同声的回答第三篇作品最漂亮,最喜欢第三篇作品。
师:第一篇作品只把文字打上去了,没有对文本进行调整美化,这看起来十分的单调;第二篇对文字进行了调整美化,这样看上去比第一篇就要漂亮一些;第三篇又在第二篇的基础上在里面插入了艺术字和图片,大家看:这篇文章的标题采用了艺术字的表现方式,艺术字的颜色、样式都很新颖,会让标题更漂亮,而且还配有图片。这三篇作品相比,明显第三篇更漂亮,更能吸引我们读者去阅读。
师:像这样给你的电子作文设计一个漂亮的艺术字标题,再配上与之相适应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更能生动形象的传达信息。大家想学习在作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插入图片》。
师展示课题:《插入图片》,生齐读课题。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任务一:插入图片
师:现在我想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插入图片大家能做到吗?
师:这篇文章你认为该配上什么样的图片比较合适?任何一张图片都可以吗?
(提示学生:这是一篇关于西南大学的文章,应该插入一些有关西南大学的图片)
师:在你们的电脑上老师事先已经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西南大学的图片。提示:这些图片存放在“D:\第6课”里。
学生分学习小组探究插入图片的方法,师巡视指导。(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尝试从“剪贴画”里找,但没有找到。这时提示学生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再按图片文件存放的路径尝试把“西南大学”这张图片找到)
师:哪些小组已经成功了,请推荐一名代表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指名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插入图片的方法。
(生)方法一:依次单击菜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再在弹出的“插入图片”对话框中,按路径(C:\第6课)找到并选中西南大学图片,单击“插入”即可。(如下图)
还有小组的学生想到了方法二:找出“图片”工具栏(如下图),再单击“”按钮即可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
师:有些小组的同学是选择的“插入—图片—剪贴画”,在剪贴画里能找到你需要的图片吗?提示学生:“剪贴画”是Word软件图片库里自带的一些卡通画,有些图片我们可以从剪贴画里找到,但大部分图片剪贴画里是找不到的,需要从外界导入,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需要的图片,还可以自己拍照、扫描、手绘……像刚才大家插入的图片就是老师从网上搜索的,还有一些有的图片都存放在“C:\第6课”文件夹里边,其他的图片同学们会插入到这篇文章中吗?
任务二: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版式等
师:这张五环图我们已经插入到文章中了,但同学们看一下,有问题没有?
生发现问题,这张西南大学图片的大小、位置均不合适。
学生看书19页,分学习小组再次尝试改变图片的大小及移动图片在文中的位置,师巡视指导,再请学生演示,交流方法。
(巡视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按照刚才移动艺术字的方法,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图片,但就是移动起来有问题,非常迫切地想学习如何移动图片的位置)
师(演示):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普遍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插入的图片不能随意移动,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图片的版式进行设置。设置图片版式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选中你需要移动的图片(如这里的五环图),单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单击版式标签——选择其中一种环绕方式(默认为嵌入型,修改成其他类型如:四周型),再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图片就可以随意移动图片的位置了。
仍有少部分学生想到了方法二:找到“图片”工具栏,单击“”按钮即可修改图片的环绕方式。
对于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可让学生自己尝试,提醒:(1)插入图片以后,先设置图片格式,再改变图片大小;(2)调整图片大小时,为了使图片的长宽比不失调,最好拖动一张图片周围四个角上的方形控制节点,同时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
生再练习插入素材文件夹中的其他奥运相关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版式等,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版式,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版式。
3、综合运用、自主内化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美化文字、今天又学习了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学了这么多的本领,大家想不想也来美化一篇我们语文课上学过的课文呢?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给它化化“妆”吧!
将文章的电子文档传给学生,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作品。(这里只发给学生纯文档,如需要在里面插入图片提示学生可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
教师选择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首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设计意图,进行自评,再集体交流评价。
通过交流讨论,师生总结出评价标准:插入的图片应与文章内容相符,图片运用要恰当,布局要合理,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4、总结任务
有条件的学生可把自己写的作文制作成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装饰在班级文化墙上。(可参考书后的“协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