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姓
南方中学物理总复习提纲第二章声现象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每空1分,共21分
在
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
音[原因声音是由于物体
生
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
生/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
定消失
音的传播
以
声条件
音
不能
传播
的形式
在介质
的形式传出去的,简称
传
播回声
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
来,就形成
当
达人耳的时间相差
能分
定义声速是描述声含传播
单
跟介
有关
影
其
传播最慢
速因素②声速大小还跟介质
关,我们平常所说的音速就是指
的速度,一般默认
考点2-1声音的三个特性(每空1分,共14分)
特性概念
决定因素
日常描述
音调/指声音的/与发声体振动
关,我们说女人声音清脆尖细是指
频率越
调就越
犷低沉是指声音的
指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震耳欲聋
大喊都是形
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
声音的响度
细
俗称音量|②
发声体的
关是形容声音的响度
音色指声音的
音质
听声辨人、听声音辨别乐器
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声纹锁等
音调变高,响度不
响度大
相关
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材料和结构有关
调、响度
说明②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
度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
考点2
声波的分类:(每空1分
频概念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的
既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率单位单
称
符号为
可听波是指人耳所能听到的声
其频率范围为
波超声波频率
的声波叫超声波
次声波频率
的声波叫次声波
说①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
(填“能”或“不能”)听到
明|②地震、海啸都会伴有
(选‘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
拓展: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8分)
实例
锣、钟、等等
打击
乐器规律
绷得越紧,鼓面振动就会越
音调越
鼓力量越大,鼓面振幅越
度越
实例
明、古筝、古琴、等
振动发音,长
调
弦
乐死短而细的弦振动
调
器
绷得越紧,振动越
说/弦乐器一般都
木制的共鸣箱,使它发出的声音更洪亮
是为了增大的声音的
管实例
子、小号、萨克斯风、箫、胡
器|规德管乐器靠」
乐
振动发音,长而粗的空气柱振动
短而细的空气柱振
考
噪声的危害和控
物理
指发声体做
时所产生的难听的声音叫做噪
定义环保含义:凡是
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
的声
属于噪
符号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等级
常把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规定为
划分②
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走超过
保证仁
不能过
给汽车发动机安装消音器
处减弱
控制
如:学校医院多种植花草树木,这是
减弱噪
纺织工人上班戴耳塞
这是
处减弱噪声(
南方中学
物理
总复习
提纲
第二章
声现象
)
(
考
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
声音的
产
生
声源
正在
的物体
叫
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
声源
。
原因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说明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
发声
也停止
,但
声音
不一定消失
。
声音的
传
播
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
,
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形式
声音在
介质
中是以
的形式传出去的
,简称
声
波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
回来,就形成回声。当回声与原
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在
s以上时,人耳才能分辨出原声与回声。
声
速
定义
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
的物理量
,
它
单位是
________
影响
因素
①
声速大小跟
介质的
有关,声音在
中的传播最快,
其次是
,在
中的传播最慢
。
②
声速大小还跟
介质的
有关,
我们平常所说的音
速就是
指
15
o
C时
,
声
音
在
_________
中的速
度,
一般默认为
m/s
。
)
(
考
点
2
-
1
声音的三个特性
(每空
1
分,共
14
分)
)
(
特性
概念
决定因素
日常描述
音调
指
声音的
________
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也叫
)
频率越快,音调就越
。
我们说
女人
声音清脆尖细是指
声音音调
;
男人
声音粗
犷低沉是指声音的音调
。
响度
指
声音的
________
俗称音量
①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
。
②与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
震耳欲聋、高声大喊都是形容
声音的
响度
______,低声细语
是形容
声音的
响度
_______。
音色
指
声音的
特色
也叫
音
品
、
音
质
,
与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有关
。
听声辨人、听声音辨别乐器、
声纹锁
等
相关
说明
①
音调
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响度大,
音调
不一定高
。
音色只
与发声体本身
材料
和
结构
有关,不受
音调
、
响度的影响
。
②
声音在传播
过程中,
音调
、
音色一般
________
,
而
响度会随
传播
距离的增大而
________
。
)
(
频率
概念
频率是描述物体
振动
的
,
既物体
每秒
振动
的
次
数叫
频率
。
单位
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
声波
可听波
是指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
,其
频率范围为
~
Hz。
超声波
频率
Hz的声波
叫
超声波
次声波
频率
Hz的声波
叫
次声波
说明
①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
(填“能”或“不能”)听到。
②
地震
、
海啸
都
会
伴有
(选‘
超声波
’
和
‘
次声波
’)
的产生。
)
(
考
点
2
-
2
声波的分类
: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
拓展
: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P36)
(每空
1
分,共
18
分)
)
(
打击
乐器
实例
鼓、
钹
、
锣
、钟、等等
规律
鼓面绷得越紧,鼓面振动就会越
,音调
越
。
击鼓
力量
越大,鼓面振幅越
,响度
越
。
弦
乐
器
实例
吉它、琵琶、
二胡
、
古筝、古琴、
等等
规律
弦乐器
靠
振动发音
,长而粗的
弦振动
,音调
;
短而细的
弦振动
,音调
。
弦绷得越紧,振动越
,音调
越
;
越松弛
音调
越
。
说明
弦乐器
一般都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使它发出的声音更洪亮,
这是为了增大的声音的
。
管
乐
器
实例
笛子、小号、
萨克斯风
、箫
、胡芦丝
、
等等
规律
管
乐器
靠
振动发音
,长而粗的
空气柱振动
,
音调
;
短而细的
空气柱振动
,音调
。
)
(
考
点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每空
1
分,共
9
分)
)
(
定义
物理含义:
是指发声体做
时
所
产生的难听的声音
叫做
噪声
环保含义:
凡是
人们正常的
生活
、
学习
和
工作
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等级划分
①
人们以
(符号_______)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通常把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规定为
dB
。
②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
声音
不能超过
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
声音不能过
50
dB。
控制
途径
如:给汽车发动机安装消音器,这是
在
处
减弱
噪声
如:学校医院多种植花草树木,这是
在
中减弱
噪声
如:纺织工人上班戴耳塞,
这是
在
处
减弱
噪声
)
(
应用
例子
声音
可以传递
__________
语音聊天、
回声定位
、
欣赏音乐
、
声纹锁
、
超声导盲仪
、
“B超”
诊断
、
声呐探测
、
超声探伤仪
、
超声
测速
仪等等
声音
可以传递
___________
震耳欲聋
、
超声
波
洗涤
、
次
声
波
武器
、
强音能
震破玻璃杯
、
“B超”
治疗
等等
)
(
考
点
4
声音的
利用
(每空
1
分,共
2
分)
)
(
对
接
中
考
)
一、基础题(每空1分,共9分)
1.(莆田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有固体和气体振动时才能产生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物体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福州中考)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
“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大
B.
音色好
C.
音调高
D.
振幅大
3.(莆田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4.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他人,
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响度
B.
音色
C.音调
D.
声速
5.(福州中考)右图所表示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
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_____.
7.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
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____.
二、巩固题(每空1分,共6分)
8.(泉州中考)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C.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吉他声具有能量
9.(莆田中考)如图,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宋明进行了击鼓表演.
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0.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三、提升题
(每空1分,6+4+6,共16分)
1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
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5.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是因为琴弦在??
??而发声。
演奏过程中,
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6.如右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知识?请你写出两个:(1)????????????????????????????、
(2)????????????????????????????。
17.北宋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能尽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8.晓明对着对面的山头大喊一声,5秒后听到回音,(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340m/s)
①请问晓明距离山头多远?
②用回声测距的方法能不能测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八年物理复习提纲
第二章
声现象
参考答案
考点1
发声
振动
振动
振动
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波
反射
0.1
快慢
m/s
种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温度
空气
340
考点2-1
高低
快慢
频率
高
高
低
大小
幅度(振幅)
大
远近
大
小
不变
减小
考点2-2
快慢
赫兹
赫
Hz
20
20000
>20000
<20
不能
次声波
拓展:
快
高
大
大
弦
慢
低
快
高
快
高
低
响度
空气柱
慢
低
快
高
考点3
无规则振动
妨碍
干扰
分贝
dB
0
声源
传播途径
人耳
考点4
信息
能量
对接中考
1-4.A
C
D
B
5.声源
6.信息
响度
7.音调低
响度大
8-13.C
A
B
B
A
A
14.
350
能
15.振动
音调
16.①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②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③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等等
17.答:声音不但可以在箭筒大地这些固体中传播(1分),而且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1分)更远(1分),
所以士兵能尽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1分)。
18.解:①s=vt
=
340m/s
×(5s÷2)
=
850m
(3分)
②用回声测距的方法不能测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1分)
因为月球表面上是真空(1分),真空不能传声(1分);再说了,声音也传不了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