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
{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
空气和水等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与真菌
{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范围的。比如: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等就没有生物。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
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包括:
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大气圈
大气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等。生物有鸟类,许多漂亮的昆虫,还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等微小生物。
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
水圈
水圈可以说是生物圈中的“佼佼者”了,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0%的面积都是我们水圈,所以,从宇宙中观看地球,就像观看一个“蓝色的水球”。我们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我们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当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有凶猛的鲨鱼、有五颜六色的热带鱼类、有微小的浮游生物、有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等等。
水圈中生活的生物
超巨型片脚类动物并不是此次海洋考察的目标,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海洋科学家的真正目标是,在克马德克海沟发现照片中呈现的正在吃一条腐鲭的狮子鱼。这种动物生活在克马德克海沟大约4.7英里(约合7.5公里)的深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再也没有在这个海沟发现它们的踪迹。杰米森说:“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海沟,你都有可能发现大量狮子鱼。它们通常在海沟中部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生境,而后繁衍生息。”
日科学家发现7700米深海鱼类群体活动(2008年)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赵学亮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10日公开了一段在7700米深海拍摄到的鱼类活动录像。
据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这段映像摄于茨城县近海日本海沟的7700米深处,在如此深度下清晰拍摄出鱼的活动尚属全球首次,参加了本次调查的研究组长松本亚沙子表示:“一直以为深海鱼不太活动,这种鱼很活跃,让人惊讶。”
报道说,在距茨城县海岸约50公里的太平洋上,研究组使用英国伯丁汉大学开发的深海摄影机,在9月30日至10月1日成功拍摄到了聚集在鱼饵周围的17条体长10~30厘米的“拟狮子鱼”。
岩石圈
岩石圈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我们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我们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在我们这个圈层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绚丽多彩的花朵,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还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最重要的就是,人类在我们这个圈层生活和繁衍。可见,我们岩石圈才是人类的“立足点”。
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羚羊
跳鼠
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少,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不均匀,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剧烈变化。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动物大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
作用:1.畜牧业发达,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2.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草原生态系统
长臂猿
犀鸟
蜂猴
树蛙
蛇
净月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
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处
于稳定状态。植物以乔木为主,
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由于在
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和栖
息的地方,所以营树栖和攀缘
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作用: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2、改善生态环境,有“绿色水
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还有部分大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
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作用:1、调节全球气候。
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造氧量占地球总量的70%
海洋生态系统
江西鄱阳湖
池塘
河流
伊通河
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
组成: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
常见的生物有:芦苇、水藻、水草、睡莲、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河蚌等。
作用: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又称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命名,于2014年5月29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溪湿地公园位于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占地约310公顷的南溪湿地公园,面积相当于1.4个南湖公园大小。走进南溪湿地公园,入眼的尽是天然的调色盘,绿草、蓝天、白云,穿梭于栈桥,行走在曲折蜿蜒的栈道,独特的湿地美景扑面而来。
小兴安岭有着中国最为广阔的森林湿地,也是中国唯一的白头鹤繁殖地。森林沼泽有着童话般的美丽:这里有迷宫般的水道,肥美葱绿的水草,更有茂密参天的森林。在林间,不经意间便会看到白头鹤、鸳鸯、水獭、水貂等珍稀鸟兽,而遍地的桦木更是为硕大的驼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北方的气温决定了植物生长速度缓慢,无论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还是苔藓,都远不及南方生长迅速。东北的森林湿地虽然美丽,却很脆弱。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动物种类:鳄鱼、丹顶鹤、麋鹿等。
植物:沼泽植物占优势,主要是草本。
作用: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是农作物,其他生产者有杂草。
玉米田
水稻田
大豆田
菜地
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由农民来管理农作物,因此,高
度依赖人。动植物种类较少。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所需。
分布:在人群较多的地方
特点: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
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城市生态系统
各个生态系统是孤立存在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
分析下面的资料。
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鳄等爬行动物会爬到河岸上产卵。鹭吃河里的鱼、虾、河蚌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在有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许多生态系统相关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因此与河流相关联;湖泊能够吞吐河水,调节河流的水量;河流可用于农田灌溉,也可为城市和农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河水浅滩及河流沿岸河水滞流处,往往形成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有的河流流经草原,与草原生态系统也有关联;许多河流是与海洋连通的,河水流入海洋,海洋中大量的水也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陆地上空,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补充河流中的水,可见河流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结: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洄游,鸟类的迁徙。人类的活动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沿途 形成
流
入
灌溉
供水
蒸发,以雨雪形式
DDT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可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轻度中毒可出现头晕、无力、失眠、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随发高烧、呕吐、上、下肢抽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
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使得鸟的数量减少;
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的蒸发。鱼、贝类
对DDT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例如
牡蛎能将其体内的DDT含量提高
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结论:
始建于1987年,占地3英亩,耗资1亿5千万美元,历时三年完成
。除了阳光,建筑物内外无任何物质交流。
分析生物圈2号
1990年12月5日,随着两扇封闭门的合拢,来自美、英、德、比的八位科学家进入了与世完全隔绝的一个封闭世界……
内部的植物有3800种,还有各种昆虫200多种……
内有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沼泽,海洋……,地球景观应有尽有……
21
厨房
卧室
餐厅
22
农业区内景
24
26
“热带草原”
27
“热带雨林”
人们担心着地球的未来,为期二年的地球生态模拟实验在此进行……
一年多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生物圈2号”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加之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致使粮食歉收,科学家们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人瘦体弱,疾病缠身,于是决定提前撤出实验室。
当初,8位科学家踌躇满志进入“生物圈2”,一年多后全体人员黯然撤出,依依惜别……
思考: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3、
“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课后练习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
A.人???
B.绿色植物???
C.高楼大厦???
D.动物
3.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
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A
B
C
?4.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
)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C
5.将下列生态系统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特点对应相连。
A.森林生态系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B.草原生态系统
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较少
C.淡水生态系统
分布在较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D.农田生态系统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E.湿地生态系统
由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F.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G城市生态系统
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
祝大家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