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十一单元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 2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 鹤城中学 包亚燕 审核人: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复分解反应需具备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具学具 略
本节课预习作业
1、完成表格: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与盐酸反应Na2CO3+HCl- ②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2CO3+Ca(OH)2- 与盐酸反应NaHCO3+HCl- 高温分解(化学方程式) ②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水溶液呈 性用途2、下列有关常见的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的俗名叫烧碱 B、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可作补钙剂 B、NaHCO3作发酵粉 C、NaOH用于泡发水产品 D、碳酸钙可用来制生石灰4、如何鉴别NaCl、Na2CO3?5、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OH B、Ca(OH)2 C、NaHCO3 D、NaCl6、复分解反应的概念。7、判断CO2+2NaOH=Na2CO3+H2O是不是复分解反应?8、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 ,生成物中有 或 或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提醒:当碱与盐、盐与盐反应时,除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外,参加反应的盐和碱、盐和盐都必须可溶。)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 1、写出Na2CO3、NaHCO3、C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何鉴别NaCl溶液与Na2CO3溶液。3、某一石灰石样品经高温煅烧后,如何判断碳酸钙是否已完全反应? 若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如何除去?4、酸、碱、盐溶液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对重要的问题作记录。2.明确自学、群学内容和要求,教师巡回辅导,答疑解惑。3.生生互动,对预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 教师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完成练习一(见后面讲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总结:(1)CO32-的检验方法(2)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盐+盐=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的概念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提醒:当碱与盐、盐与盐反应时,除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外,参加反应的盐和碱、盐和盐都必须可溶。判断下列物质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说明理由。①稀硫酸与纯碱②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③氢氧化铜和稀硫酸④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完成练习二(1——10)(见后面讲义)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 见后面讲义上《检测反馈》 教师布置检测题,巡回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当堂批阅,统计差错及目标达成率,交流点评。
课堂评价小结 1、总结盐的化学性质:2、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总结学生在练习中的解题情况。
课后作业 《当》P29(1)——(6)、9
预习作业 化肥的种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区分方法。
教后反思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2)
本节课预习作业:
1、完成表格: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①与盐酸反应Na2CO3+HCl- ②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2CO3+Ca(OH)2- 与盐酸反应NaHCO3+HCl- 高温分解(化学方程式) ②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水溶液呈 性
用途
2、下列有关常见的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的俗名叫烧碱 B、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aCO3可作补钙剂 B、NaHCO3作发酵粉
C、NaOH用于泡发水产品 D、碳酸钙可用来制生石灰
4、如何鉴别NaCl、Na2CO3?
5、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Ca(OH)2 C、NaHCO3 D、NaCl
6、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7、判断CO2+2NaOH=Na2CO3+H2O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8、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 ,生成物中有 或 或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提醒:当碱与盐、盐与盐反应时,除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外,参加反应的盐和碱、盐和盐都必须可溶。)
练习一:
如何判断某一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
如何除去NaOH中混有的少量的Na2CO3
3、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球中装有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试管中装有相 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把两种药品同时倒入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俗称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为
。
(2)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的快慢:甲 乙(填“>”、“=”、“<”,下同),反应完全后气球膨胀的大小:甲 乙。
练习二:
1、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是否有水生成 C、是否有气体生成 D、是否有沉淀生成
2、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酸和碱 B、酸和盐 C、碱和盐 D、盐和盐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B、镁和硫酸反应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
4、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反应的请说明理由。
⑴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 ⑵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⑶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 ⑷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
A、CaCl2和HCl B、FeCl3和NaOH C、MgSO4和NaCl D、AgNO3和KCl
6、下列物质能跟镁、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 )
A、K2CO3溶液 B、CuSO4溶液 C、Ca(OH)2溶液 D、HNO3溶液
7、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OH— B.H+、SO42— 、HCO3—;
C.Ba2+、H+、SO42— D.Cu2+、C1—、N03—
9、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K2SO4
C.K2CO3 Ba (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10、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4溶液(H2SO4)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2SO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检测反馈
1、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2、医疗上,许多化学物质用于治疗疾病或辅助诊断疾病。
(1)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要让患者服用“钡餐”(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硫酸钡)。硫酸钡属于_________(填“酸”、“碱”或“盐”),它是由钡离子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
(2)硫酸钡可由Ba(OH)2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 ;
(3)碳酸钡也难溶于水,但不能用BaCO3制“钡餐”,这是因为BaCO3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BaCl2是重金属盐,易溶于水,会使人中毒。,故有人误服BaCO3而造成BaCl2中毒,可饮用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解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碳酸钠和石灰水 B.稀硫酸和纯碱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锌和氯化镁溶液
4、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内的物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氧气 B.铁、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铜、稀硫酸
5、用化学方法除去下表中各物质所含的杂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物质 杂质 化学方程式
KCl K2CO3
H2 CO2
盐酸 硫酸
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KNO3、HCl、CuCl2 B、NaOH、KCl、H2SO4
C、Na2CO3、NaCl、Ba(OH)2 D、Ba(OH)2、BaCl2、Na2SO4
7、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BaS04的溶解性为 。
(2)写出一种挥发性酸的化学式 。
(3)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钠溶液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CO2气体(HCl) 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
B.Fe粉(Fe2O3) 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气体加热后冷却
C.CaO(CaCO3) 将固体高温加热至质量恒定后冷却
D.KNO3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10、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预习作业:
化肥的种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区分方法。
课后作业:
《当》P29(1)——(6)、9
①
E
足量水
D
操作Ⅰ
适量
Na2CO3溶液
G(有色溶液)液)
高温
稀盐酸
A
B
F溶液
无色气体C
I(有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