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4.3 神奇的微生物 --病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4.3 神奇的微生物 --病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14 13: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病毒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病毒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
学习重点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病毒
三、课堂检测
介绍巴西的寨卡病毒及其病症。“2014年2月,在智利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寨卡(Zika)病毒感染疫情。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道,其中22个在美洲,目前欧洲多国也有报道,有蔓延全球之势。”“zika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进入已成型的婴儿体内,并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小头症,通俗地来说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更直接的说就是你的脑子会变小。”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了解病毒的发现史。
2)、说出病毒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举例说说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组织学生做一做“你了解病毒吗?”
3、和学生一起梳理病毒的特征。出示几组病毒的电镜图片。天花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寨卡病毒、SARS冠状病毒。直观感受病毒形态。
4、动画演示“噬菌体侵蚀大肠杆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寄生生活。
5、梳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一些病毒导致人类、动物和植物患病。一些病毒却可以在医药、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播放视频《神奇微生物病毒》,完成自我评价。
学生了解正在巴西肆虐的寨卡病毒。初步感受病毒,以及病毒带来的危害。
根据自主学习提纲,阅读课本第32页至33页相关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一做,全面了解病毒。
大小:病毒很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大小用纳米来表示。
形态:病毒的形态有杆形、近似球形的多面体、蝌蚪形等,其中近似球形的多面体和杆形最常见。
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病毒生活:不能独立生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演示,理解病毒的特征。知道病毒与人类关系
观看视频,完成自我评价。
课堂评价:
1、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以寨卡病毒为例,引起学生对病毒的极大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病毒的动力和欲望。
2、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时间和充足的交流空间,使知识在学生的交流与探索中自然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教学活动多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为突破教学重点,我辅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4、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学习本课前,学生都认为病毒是有害的,通过引用实例、小组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