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检测卷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检测卷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3 20:10:40

文档简介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它主要的原料是(
)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9
安徽阜阳九中期中)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
A.四羊方尊
B.青铜利簋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3.(2019
陕西安康汉滨建设中学期末)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2019
安徽芜湖期末)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
A.美食一条街
B.古玩一条街
C.土特产一条街
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
5.(2019
山东济宁嘉祥期末改编)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
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
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6.(2018
北京门头沟一模)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2019
江苏扬州高邮期末)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10.(2019
安徽亳州涡阳期末改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11.(2019
浙江台州三门期末)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
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
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
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12.(2019
安徽淮南谢家集月考)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
①象形
②会意
③指事
④形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5
山东聊城中考)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商代
(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片甲骨惊天下。
——郭沫若
材料二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刘歆《七略》
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书”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什么?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请回答:
计算一道与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
0.001
4
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重
832.84
千克的大鼎,一次浇注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
8
900
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
4
个人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依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青铜器的认识。
1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器的冶铸原料包括铜、铅、锡。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
C
图片中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选C。
答案
B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答案
A
簋是中国古代一种圆口两耳的食物容器,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美食一条街。“簋街”在今天也是北京美食集中展示的一个绝好场所,故选A。
答案
D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故
A、B、C
叙述是错误的。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故选D。
答案
A
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故选A。
答案
B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B。
答案
A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答案
B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之一,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项“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的说法太绝对,故选B
项。
答案
D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D。
答案
B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一些活动和商朝的一些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故选B。
答案
A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根据所学可知,商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①②是商代的成就。所以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社会的生产和阶级关系的状况,反映了商周时期奴隶社会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声(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15.答案
(1)8
900×0.001
4=12.46(千克)
832.84÷12.46
≈66.841(个)
67×4=268(
人)
故需要坩埚约
67
个。至少需要
268
人合作铸造。(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
需要的总坩埚的数量。由此可知,光熔铜浇注就需要
268
人,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
等,总计至少需要
300
人)
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体现了商朝工匠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需要的坩埚总数以及参与铸鼎的总人数。(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体现了商朝工匠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3)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认识到,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
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第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能力
1.位于甘肃的哪个遗址出土了距今约
4000
年的铜镜(
)
A.半坡遗址
B.良渚文化遗址
C.齐家文化遗址
D.二里头遗址
2.(2019
山东潍坊潍城开发区中学期中)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B.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生产方面用得较少
D.有不少青铜器上刻着甲骨文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
5.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指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观察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三年模拟
1.(2019
广西桂林灌阳期中,9,★★☆)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经过文字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甲骨文我们都已经释读
2.(2019
山东滨州六校联考期中改编,10,★★☆)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周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8
北京丰台期末,6,★☆☆)文物遗存能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能反映商朝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
五年中考
1.(2017
江苏苏州中考,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
2.(2017
重庆中考
A
卷,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2016
辽宁沈阳中考,1,★★☆)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该种文字(见下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
出土的甲骨文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4.(2015
山东临沂中考,1,★★☆)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5

2
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该生肖(属相)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形象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虎耳铜鼎
D.青铜立人像
5.(2015
广西玉林中考,1,★★☆)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核心素养
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文物。这些文物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
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其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2
中的文物于
1938
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铸造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

3
中的文物是什么?
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除上述内容外,对这个朝代你还知道哪些内容?(最少写出两项)
1
知识能力
答案
C
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答案
C
据所学可知,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晚期;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生产方面用得较少;商代后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有不少青铜器上刻着金文而不是甲骨文。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在祭祀中根据人的身份对用鼎的数量做了严格规定,反映了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
答案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商朝甲骨文的典型代表,但并不是所有的甲骨文都是“殷墟”出土的,A
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1)商朝。青铜铸造业。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解析
解答第(1)问的关键在于根据图片判断出此文物是司母戊鼎,之后结合图片及商朝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回答。第(2)问从青铜器的规模、品种、工艺等方面归纳其特点。第(3)问观察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司母戊鼎的价值等方面分析。
三年模拟
答案
D
目前出土的商代有字的甲骨约15
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
1500
个以上,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C
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是研究商朝、周朝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A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商朝青铜工艺成就”。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青铜工艺成就,因此选A。
五年中考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并联系所学可知,目前所知,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甲骨文,C
反映的是甲骨文,故C
符合题意。
答案
A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
A。
答案
B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甲骨片”“占卜语言”和图片下方的文字信息“甲骨文”。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的,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图中的动物形象是羊,而四羊方尊这一青铜器展现的动物正是羊,
由此判断
B
项正确。
答案
B
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殷、青铜冶炼、甲骨文”,回顾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朝建立,后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商;在手工业方面,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高超;在文化方面,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甲骨文,据此可判断该朝代是商朝,B
项符合题意。
核心素养
答案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制作工艺十分高超,工匠已经能够根据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锡、铅的比例。
司母戊鼎。
感想: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容: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等。
解析
第(1)问根据图
1
及题干提示信息“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等,可判断是商朝的甲骨文,然后回答甲骨文的历史地位即可。解答第(2)(3)问的关键是判断图
2
中的文物、图
3
中的文物分别是商朝著名青铜器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然后结合商朝青铜器的铸造特点等来回答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教材内容,任意列举与商朝相关的两个历史事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