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关于灰雀,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灰
雀
(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1917
年11
月7
日,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创办了《火星报》,著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静
人喜爱
望
面包
可
真
níng
xiōng
pú
rě
yǎng
zhā
huò
zhě
xī
chéng
宁静
惹人喜爱
胸脯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真诚
脯
胸
仰
渣
惹
诚
运用: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诚恳的劳动人民。
诚
chéng
城
字义:真心。实在,的确。如:诚恳。
组词:(诚实)(诚信)(诚心诚意)
字义:城市,都市。如:城乡。
组词:(城市)(城际)(万里长城)
看
kàn
kān
(看见)
(看守)
读一读:
看守大门的保安,很喜欢看小说。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或
男
冷
者
上下结构
郊
惜
肯
粒
冻
养
粉
诚
谷
结构:左右
组词:城郊
郊外
部首:阝
郊
jiāo
笔画:八
第五笔撇长。
第六笔点要有力。
“阝”的竖要长。
结构:上下
组词:养神
养花
部首:丷
养
yǎng
笔画:九
羊字头的3个横长短有变化。
间距要匀。
结构:半包围
组词:或许
或者
部首:戈
或
huò
笔画:八
斜勾略带弯势长伸。
右上方有点。
结构:左右
组词:诚实真诚
部首:讠
诚
chéng
笔画:八
“厂”里面的横折钩要小,右边斜钩要长。
“厂”稍扁。
易错提示:点和撇不能丢!
自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对话。
如何读好对话
我们可以知道抓住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通过等理解人物的语言。读好人物的对话,在读中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是否能读好长句子。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填一填。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______时,遇到了________,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小男孩
____________。
灰雀
小男孩
把灰雀放回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胸脯(fǔ pú)
面包渣(zhā chá)
仰望(yǎnɡ ánɡ)
惹人喜爱(ruǒ rě)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不要写错别字。
dònɡ
1.天太冷了,鸟儿们找不到食物,
得发抖,我撒了一些谷粒给它们吃。
冻
yǎnɡ
chénɡ
zhēn
xī
2.我们要
时间的好习惯,
chénɡ
xìn
做一个
守时的人。
养
成
珍
惜
诚
信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填一填。
课文
的顺序,以
为线索,讲述了
、灰雀和
之间关于诚实的小故事。
三只灰雀
一个小男孩
列宁
按照事情发展
1.理清课文主要人物——列宁、小男孩,了解这个温暖的故事。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呵护以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3.分角色读课文,学习作者用对话描写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读第1自然段,思考:灰雀是什么样的?
惹人喜欢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要素。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婉转”写出了灰雀声音的好听,表现了灰雀的可爱。
通过描写灰雀胸脯的颜色来表现它们的美丽。
通过描写灰雀的动作和声音,表现它们的可爱。
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喜爱的程度和熟悉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他发现胸脯深红的灰雀失踪埋下伏笔。
读一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想一想:列宁发现灰雀不见后是怎么做的?
不见灰雀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发现”“深红”表明列宁非常关注了解灰雀情况,连哪一只不见了都很清楚。
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自然引起下文。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找遍”表现出列宁的着急以及对灰雀的担心。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是列宁和男孩的第一次对话。面对列宁的询问,男孩说话吞吞吐吐,显示了他内心的胆怯,可以推测出灰雀不见了和他有关系。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概念: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阅读时,我们要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运用: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说话吞吞吐吐,我们可以结合上文想象出男孩心里的想法。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以及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他明知道是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是用自己的感情来引导男孩认识错误。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想告诉”“又不敢讲”表明男孩怕列宁责怪自己,由此可以看出男孩很矛盾。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这次对话,男孩的话表明列宁的引导起了作用,男孩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想改正,为下文放回灰雀做了铺垫。
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他是说给男孩听的,他想用温柔的手段感化那个男孩,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体现出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以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积累练笔:
“自言自语”指自己跟自己说话,关于说话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吞吞吐吐
滔滔不绝
东拉西扯
出口成章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可见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肯定
“一定会”表明男孩下定决心要改正错误,把灰雀送回来。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列宁与男孩的对话,在对话时列宁想的是怎样做既能让小男孩将雀放回来,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男孩刚开始想的是不能让列宁知道灰雀的消失与自己有关,后来想的是自己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自由读第11-13自然段,说一说:灰雀回来后,列宁是如何做的?
又见灰雀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果然”表明男孩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放回了灰雀。他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低着头”描写男孩放回灰雀后的神态,表现了他愧疚的心理。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微笑”表明列宁知道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没有去问男孩。列宁对灰雀说的话既化解了男孩的尴尬,也表现了他对男孩知错必改品质的喜爱。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最后点明主旨,列宁爱护男孩,男孩诚实。
列宁察觉到是男孩捉走了灰雀后,他没有去批评、斥责男孩,而是通过表达自己对灰雀丢失的担忧、惋惜之情,循循善诱,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尊重、爱护男孩。正是由于他尊重、爱护男孩,他才没有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
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呢?
先分别找出列宁和小男孩的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然后分角色朗读,从具体的句子中体会人物心里是怎么想的。侧重从语气、停顿、重音上考虑,可扫码听读“朗读音视频”学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从“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等,以及后来列宁询问男孩时与男孩的对话可以看出列宁很喜爱灰雀。
从男孩一开始提灰雀,后来在与列宁交谈后主动放回灰雀,可以看出小男孩很喜爱灰雀。
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用对话描写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学方法:“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话,我们能够了解言语双方的思想、特点,也能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方法:1.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要做到个性化。
3.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用方法:妈妈发现男孩养的灰雀不见后……请试着用人物对话形式补写故事情节。
示例
男孩开心地回到家,看到妈妈站在自己原来养灰雀的笼子前,满脸不解。看到男孩,妈妈问:“灰雀怎么不见了?难道它自己飞走了?”男孩说:“没有,是我把它放了,妈妈。”“你不是很喜欢它吗?怎么给放走了?”男孩认真地说:“鸟儿属于森林和天空,我不应该因为喜欢它而把它关在鸟笼里,那样对它和喜欢它的人不公平!”
妈妈听完欣慰地笑了。
表示开心的词语
欢蹦乱跳
欢呼雀跃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喜不自胜
喜笑颜开
心花怒放
喜形于色
喜气洋洋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喜出望外
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子
1.全身毛茸茸的,有两只机灵的耳朵,犹如咖啡一般的深褐色。跑起来比风快,绒线的尾巴和黑亮珍珠般的眼睛。它是谁?小狗没它可爱,小猫的毛没它柔软。它便是——小兔皮皮。
2.我家有一只既可爱又淘气的小白狗,我们都叫它点点。点点来到我家时才刚满月,可逗人爱哩!它圆滚滚的,全身长满了雪白的长毛,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暖暖的,真像一团可爱的小绒球。
本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的一个温暖的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列宁
(善解人意)
男孩
(诚实守信)
灰雀
(惹人喜爱)
爱
循循善诱
尊重、爱护
捉
放
尊重呵护、诚实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列宁善意的提醒,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习这种体贴和宽容他人的态度,用善意的提醒和理解的微笑给犯错的人一个自省的机会。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婉转的( )
高大的( )
欢快地( )
肯定地( )
歌声
白桦树
歌唱
回答
二、句子练习。
1.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也没再问。(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只灰雀在枝头歌唱。(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宁因为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所以也没再问。
示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在枝头愉快地歌唱。
小练笔
发挥想象,用一段话写一写在第二天见面前男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