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你们对白求恩医生了解吗?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吧!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抢救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战争募捐的白求恩在讲演中表示,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争分
丝
走
危
片
布
战
当头一
白求
夫
dòu
bàng
ēn
dài
xuè
chè
xiǎn
wǎ
lián
xùn
sù
duó
miǎo
撤走
白求恩
大夫
血丝
战斗
当头
一棒
争分
夺秒
瓦片
布帘
迅速
危险
发
炮
弹
斗
dòu
dǒu
(战斗)
(北斗)
大
dài
dà
(大海)
(大夫)
读一读:
1.仰望满天星斗,挨挨挤挤的小星星,像眼睛一样眨呀眨的,
没有一丝的争斗,我不禁感叹:多么和谐呀!
2.我长大了要做一名大夫。
.
.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填一填。
这篇课文主要写
时期,
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
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
的故事。
抗日战争
做手术
白求恩
齐会战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uè xiě
1.他流了很多血( ),但是医院血( )液供应不足,无法给她输血。
?
?
xiě
xuè
dà dài
2.白求恩大( )夫是一个伟大( )的人。
dǒu dòu
3.爷爷一手拿着烟斗( ),一手拿着战斗( )机模型。
?
?
?
?
dài
dà
dǒu
dòu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文中的手术台指的是什么,“阵地”指的是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手术台就是阵地
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
白求恩
1.课文主要写了谁?他做了哪些事?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危险环境的语句,体会当时情况越来越紧急,白求恩仍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情形,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战斗打响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时间
地点
事件
“气焰嚣张”写出了日军的野蛮、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的阵势,这个贬义词表达了作者对日军的憎恨。
“当头一棒”为下文事件的发展做了铺垫。
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说一说:在激烈的战斗中,白求恩是怎么做的?
坚守阵地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这句话写出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不顾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的原因。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离火线不远”说明白求恩做手术的地点十分危险。
“小庙”说明条件非常简陋。
这句话交代了白求恩工作的环境。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布满了血丝”表现出白求恩已经非常疲劳,急需休息,从侧面表达了白求恩救治伤员时的忘我精神。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这句话写出了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危险了。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突出了白求恩工作环境的危险。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镇定”这个词刻画出了一个视危险如无物、置生死于不顾、专注于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形象,其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跃然纸上。
“敏捷”与“镇定”一词相呼应,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医术高超,手法熟练。
概念: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作用: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注意事项:1.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2.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两个“不断地”说明战斗更加激烈了,白求恩工作的环境更加危险了。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沉思”说明白求恩认真思考了师卫生部长的话,十分慎重地做出了决定。这句话表明白求恩对伤员的关心和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白求恩大夫坚守手术台的坚决以及对工作的极度负责。
反问句
写出了白求恩的镇定和忙碌,刻画了一位镇定、负责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仿写练笔:
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充分表现了白求恩的坚定,语气非常强烈,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你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怎么能继续这样做呢?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进一步说明了当时形势的危急,白求恩大夫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体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争分夺秒”一词,说明情况危急,白求恩一心想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战斗的结局是怎样的?
战斗结束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三天三夜”“连续”“六十九个小时”既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也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专注忘我的工作态度。
描写环境的ABCC式的词语
硝烟滚滚
雾气蒙蒙
凉风习习
炊烟袅袅
波涛滚滚
细雨蒙蒙
薄暮冥冥
波光粼粼
白雪皑皑
本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抢救伤员的事,表现了他对工作极度负责任、对同志极度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手
术
台
就
是
阵
地
不怕牺牲
忘我工作
起因:齐会战斗刚开始,歼敌五百余人
经过
敌人反扑,小庙危险——镇定敏捷
炮弹不断,拒绝撤离——坚守阵地
火烧小庙,手术不停——争分夺秒
结果:战斗胜利,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
忘我工作,国际主义精神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我被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手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动。今后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磨炼自己,将来做一个像白求恩大夫一样的人。为世界的和平和安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根据句子中画“——”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军的伤员时断时续,前后相继地从火线上抬下来。
( )
2.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覆盖得看不见了。( )
3.白求恩仍然不慌乱、不慌张地站在手术台旁。( )
陆续
淹没
镇定
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强烈。
2.白求恩沉思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说:“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强烈。
激
白求恩沉思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说:“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小练笔
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他对工作尽职尽责。你身边有没有人对自己的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呢?请写一写他(她)的事迹。围绕“尽职尽责”这个中心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