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3《 水调歌头》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3《 水调歌头》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4 10:46:0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水调歌头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简介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即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背景介绍

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于宋。原为和乐演唱,因此也称曲或曲子词;和诗相比,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因此也叫长短句。
词有许多不同的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西江月》等。
文体介绍
活动一
听朗读划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活动二
疏通文意
各小组利用课下注释互相讨论5分钟,后上台展示
把酒:
宫阙:
琼楼玉宇:
不胜寒:
弄清影:
何似:
朱阁:
绮户:
照无眠:
何事:
端起酒杯。
宫殿。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朱红色的楼阁。
刻有纹饰的门窗。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经受不住。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哪里比得上。
为什么。
译文: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
活动三
文本探究
1、分别概括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2.描述作者经历的心理变化(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苦闷
向往
矛盾
(下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责备、埋怨
开朗、豁达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问。
进而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
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实景:
虚景:
联想:
想象:
宫阙(琼楼玉宇)
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主旨归纳
水调歌头
内容
景物
写法
下阙——
上阙——
对月怀人
(抒写离合之情)
望月问天
(抒发人生感慨)
实写: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写:宫阙、琼楼玉宇
明月
月圆
天上宫阙
琼楼玉宇
人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想象
联想
豁达
通脱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文人的才情,留下了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