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3.3绘制频数直方图说课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3.3绘制频数直方图说课 课件(1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4 11: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数据的表示(三)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二、教学方法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强化效果
五、板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三个角度)
1.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对条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zhi),并且通过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感受到频数直方图的优越性,能更直观分析整体成绩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制作频数直方图的兴趣,为学习本课时奠定了良好的认知(zhi)基础。
2.分析教学目标(三点)

(1)知识目标: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收集与处理数据;


(2)能力目标:能收集与处理数据;会绘制频数直方图;

(3)情感态度: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频数直方图制作步骤。
二、教学方法分析(情境-探究法)
? 本节课我用情境-探究法,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新课引入;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四环节:巩固提高;
第五环节: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三、教学过程分析(六个环节)
结合教学方法的要求,本着重实际、重探究、重交流的教
学宗旨,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

设计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共同归纳——巩固提高——小结。
第一环节:设计问题(导入情景)
问题1: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同父母一起去商店买衣服时,衣服上的号码都有哪些,标志是什么?
学生:我看到有些衣服上标有M、S、L、XL、XXL等号码.但我不清楚代表的具体范围.适合什么人穿.但肯定与身高、胖瘦有关.
师:这位同学很善动脑,也爱观察. S代表最小号,身高在150~155 cm的人适合穿S号.M号适合身高在155~160 cm的人群着装…….厂家做衣服订尺寸也并不是按所有人的尺寸定做,而是按某个范围分组批量生产.你觉得这种生产方法有什么优点?
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 cm).如下:(投影片)
141 165 144 171 145 145 158 150 157 150 154 168 168 155 155 169 157 157 157 158 149 150 150 160 152 152 159 152 159 144 154 155 157 145 160 160 160 158 162 155 162 163 155 163 148 163 168 155 145 172
你能按衣服的型号进行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吗?
问题2: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克)
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
2500 2700 2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
4000 33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
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
3300 3450 3100 3400 43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
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条形统计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样?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生生交流,师生合作探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我是这样来做的:
第二、三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展示问题情景
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克)
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
2500 2700 2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
4000 33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
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
3300 3450 3100 3400 43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
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条形统计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样?
分组
1750~2000
2000~2250
2250~2500
2500~2750
2750~3000
次数
1
1
1
3
8
分组
3000~3250
3250~3500
3500~3750
3750~4000
4000~4250
次数
7
14
11
10
4
频数直方图
自主合作学习
内容:议一议 制作条形统计图大致步骤是什么?
①先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四环节:共同归纳
这样,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识了数据整理和统计图的关系,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
为满足学生学以致用、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
   我出示了教材一题随堂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味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临近尾声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小结,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第六 小结:
四、强化效果
本节课的作业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体现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