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海洋 第一课时 课件(26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5 海洋 第一课时 课件(26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上海)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14 11:38:51

文档简介

专题15
海洋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沪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四篇“水环境”第三专题“海洋”中的第一章节,本专题内容分为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由此可见,本专题内容较多,因此分为两个课时教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授课内容为洋流。授课的对象为高一学生,本专题为高一地理教材中最后一专题内容,通过之前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有初步的读图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本节课需要与世界地图配合,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而目前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这一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将知识结合地图,通过地图来学习知识,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洋流形成原因的分类与洋流性质的分类
说出世界四大渔场的名称及形成原因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海洋等温线图,学会判断暖流和寒流
通过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从两面性分析影响的辨证态度,树立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坏境的影响;世界各洋流的名称;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
教学难点: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读图分析能力与地理空间思维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谈法、案例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棒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一个漂流瓶的故事,在克罗地亚的海滩上,一名冲浪俱乐部成员捡到一个漂流瓶,里面有一封信,这封信竟写自1985年的加拿大,漂流瓶究竟是怎么漂洋过海来到克罗地亚的,学习完本节课的知识就能明白了。所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册书最后一个专题,也是考试中的常客,洋流。
一、洋流
板书:洋流
教师讲解:通过字面的意思,洋表示海洋,流表示流动,所以洋流的定义为海洋里的水(海水)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重点划海水、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说明洋流是海水大范围的运动而且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小,比较稳定。洋流的种类我们可以从洋流的性质和成因上来分。
教师讲解:从成因上分类,洋流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从字面意思来看,风海流受盛行风的影响、密度流是受海水密度的影响、补偿流受海水水量差异的影响。这些知识我们稍后一一解析。此外,根据海水水温的相对高低分类,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大家在书上分别讲寒暖流的定义划下。
师生共同活动;我们来看这张海水等温线图,考试中洋流会经常通过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寒流和暖流,我们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判断半球,这张图约往北温度越高所以是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南半球
教师提问:那么根据在等高线中学习的知识,结合寒流和暖流的定义,分别判断a、b两处是什么性质的洋流途径
学生回答:a为暖流,b为韩流
教师小结: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根据等温线判断寒暖流的方法。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根据洋流的成因,学习各个洋流,首先是风海流,我们先从书上划下风海流定义,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作大规模流动而形成的洋流。
师生共同活动:我们一起回顾并动手画下全球三风四带的模式图,并在旁边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相同的模式图,盛行风带有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高纬东风带,所以在它们的控制下,低纬度的洋流是什么样的流向?
学生回答:自西向东的流向
教师引导:在低纬信风控制下,海水自西向东的流向,分别处在赤道的两侧,同学们猜测下这根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说下判断理由
学生回答:暖流,原因在于位于赤道,受到太阳辐射热量较多。
教师小结:因为赤道地区一年中接受太阳辐射量最多,使得海水水温较高,所以为暖流,两支洋流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所以北侧一支名称为北赤道暖流,南侧一支名称为南赤道暖流。
教师提问:接下来,同学们告诉我,中纬度洋流的流动朝什么方向?它们又是什么样性质的洋流
学生回答:均为自东向西的流向
教师讲解:这里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北半球中纬度的洋流是暖流?而南半球中纬度却是寒流?我们打开地图册,观察北半球与南半球中纬度海陆分布怎么样?
学生回答:北半球中纬度大部分为大陆,南半球中纬度均为海洋。
教师小结:因为北半球为大陆,受到大陆阻挡,在西南风控制下,海水从低纬流向高纬,性质为暖流,所以洋流名称则根据所在海区来决定,位于北太平洋海区,洋流名称为北太平洋暖流,位于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名称为北大西洋暖流。然而,南半球中纬度没有大陆阻挡,中纬度洋流形成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这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这必然会影响周围水域的温度,造成这支洋流的性质是寒流。我们给它的名称为西风漂流。
教师引导:风海流主要就是这么几支,然而有同学会有疑问了,为什么高纬度的盛行风下老师却不做洋流的讲解?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地图册思考下,为什么高纬度不会像低纬度一样有环流?
学生回答:表达各自的观点
教师小结:大家观察到全球高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怎么样,都是以大陆为主,尤其是南半球南极大陆的存在,所以在盛行风控制下海洋面积小无法引起风海流。
教师引导:第二类洋流比较特殊,成因是各海区的海水、盐度不同,造成海水水平方向的密度差异,使表层海水从密度小、水面较高的海区流向密度大、水面较低的海区。这种密度差异造成海水流动称之为密度流。那么我想请问下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密度流?从定义出发。
学生回答:海区的交界区
教师小结:密度流定义是各海区之间海水盐度差异,说明实在两个相邻海区交接处,所以最常见区域就是海峡。其次,也告诉形成密度差异的原因在于海水的盐度差异。
教师讲解: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三个。第一,蒸发量与降水量,当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快速蒸发,海水中的盐析出,造成海水盐度带增大。第二,汇入的河流,若海区汇入的河流较多,则会冲淡海水,使海水盐度的降低。第三,海区的轮廓,若海区轮廓封闭无法与外界水域交换更新,导致海水盐度大。所以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区,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小的海区。
师生共同活动: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
教师引导:首先,判断直布罗陀海峡两侧的大西洋与地中海,哪个海区的海水盐度大?
学生回答:地中海大于大西洋
教师引导:所以造成地中海密度大于大西洋,大西洋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所以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因为地中海密度大于大西洋,所以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板书:表层:密度低→密度高
深层:密度高→密度低
教师引导:密度流曾经在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然而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德国人是怎么做到的?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学生回答:德军潜艇利用密度流,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教师小结:所以德军只要关闭马达,顺着洋流就能躲过声呐侦查,所以要发现自然中的智慧。
教师引导:由于风海流和密度流造成原先海区的海水的减少,但是地球是为了达到平衡状态,势必会有其他海区的海水补充,这种海水流动叫做补偿流
板书:补偿流
板画:补偿流的水平层面与垂直层面的示意图
教师讲解:在水平层面上,a处海水增多,为了达到平衡会向南北两侧运动补充,b处海水减少,也是为了达到平衡状态南北两侧海水过来补充。根据性质来看a、b处来补充的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a处来补充的洋流是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B处来补充的洋流是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教师讲解:那么我们从垂直层面来看,a处海水增多,则会下沉形成沉降流。B处海水减少,海底的海水前来补充,则会形成涌升流。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两幅示意图更好的解释这个现象。
师生共同活动:我们在刚才准备的洋流分布模式图,根据黑板上的板书,我们将之前的知识进行总结。首先根据盛行风画出风海流,其次根据海水平衡,画上补偿流,第三标出洋流的性质。观察模式图,分别完成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
师生总结:一、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寒流。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寒流。三、南纬40°-60°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属于寒流。
教师引导:北印度洋海区比较特殊,它受季风影响形成的季风洋流。根据季风的知识点,判断北半球夏季和冬季洋流分别是如何运动?
学生回答: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教师小结:夏季盛行的西南风,洋流顺时针旋转。冬季盛行的是东北风,洋流逆时针旋转。
师生共同活动:完成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填图。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习了洋流,我们就该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对于全球热量分配的影响,我们以非洲南部南回归线穿过的a点和b点,a点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展现出沙漠的景观,然而b点却是热带雨林气候,造成景观如此大的差异,从洋流角度亮地分别是哪两根洋流途径
学生回答:a地本格拉寒流,b地马达加斯加暖流
教师引导:那么能从景观图与课本上知识结合,总结寒流与暖流对途径沿岸气候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吗?
学生回答: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教师讲解:除了对气候外,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全球有四大渔场,分别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请同学们结合书上137页上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渔场形成的原因,并标出受哪些洋流的影响。2.根据成因对渔场进行分类
师生共同总结: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类到来涌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翻至表层,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
三、总结
至此,我们本节课的知识就到此为止,然而我们还有个任务没解决,本节课开头的漂流瓶,它的结局会是如何?我们来探究下,这个漂流瓶从地图上的红点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投入大海,通过哪些洋流漂到克罗地亚海岸?
学生回答: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直布罗陀密度流
教师提问:新斯科舍半岛附近有哪个渔场,它的形成大型渔场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水容易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类到来(共26张PPT)
第四篇
水环境
专题15
海洋
准备活动1:回忆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及其季节移动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
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课本第83页)
60°S
30°N

30°S
60°N
90°N
90°S
准备活动2:一张白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再打开,挑选半部分完成南太平洋海区洋流模式图,其中洋流要注明成因及性质
澳大利亚

南美洲
南赤道暖流
风海流(东南信风)
西风漂流
风海流(西北季风)
秘鲁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A
B





B
A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高空
表层
1960年雅各布.皮叶克尼斯发现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水温差异,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
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
气候炎热干燥
气候湿润多雨
沃克环流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由于这种现象对沿岸渔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在圣诞节前后往往是最严重的时候,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圣婴”)
厄尔尼诺现象
发生时期:每隔4~7年,当年10月至第二年的3月
产生原因: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季风,削弱秘鲁沿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动势力减弱,暖性海水以赤道逆流的形式向东蔓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上升
南美太平洋沿岸秘鲁寒流涌升减弱
三个“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
海水水温升高,蒸发旺盛,气候变得湿润,沿岸出现暴雨和洪涝频率增加
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
海水水温变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
南美太平洋沿岸因涌升海水减少,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因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以鱼类为食的鸟类也会因饥荒致死
对于海洋生物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圣女",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拉尼娜多数是跟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的。“哥哥走了妹妹来”
拉尼娜现象成因:
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大,南美太平洋沿岸秘鲁寒流涌升减弱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
比往年更加干旱,出现干旱灾害
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
海水水温增温,降水比常年多,台风次数增加,沿岸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对于海洋生物的影响:
秘鲁沿岸海水涌升补偿流增加,,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渔民们丰收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2.23
地理默写
1.右图洋流模式图存在于哪些海区?
2.右图中风海流有哪些?
3.右图如果是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此时是北半球什么季节
4.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5.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B
A
D
C
海洋资源的开发
海洋资源的开发
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海洋权益
海洋矿产资源
石油
天然气
锰结核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填海造陆,建设国际机场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海权论”——马汉
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洋权益
邻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示意图
练习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
A.表层海水比常年高
B.表层海水比常年低
C.底层海水比常年高
D.底层海水比常年低
3.位于主权国家领海外,并邻接领海的海域属于该国的?
A.大陆架?B.大陆坡??C.专属经济区???D.内海
4.暖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高纬向低纬???D、由低纬向高
5.下列洋流属于太平洋的是(????)?
A.东澳大利亚暖流??B.巴西暖流???C.西澳大利亚寒流??D.加那利寒流
A
A
C
D
A
1.风海流产生的主要动力是?
2.图示中各洋流受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有??????(写字母代码)
3.图中P处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Q处为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大西洋和
印度洋,海峡处表层海水流向为???
一位游客乘船从冬季进入进入地中海,
船航行时是


一、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Q
行星风系
E,北大西洋暖流
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水搅动,底层营养物质翻至表层,吸引大量鱼群
大西洋至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