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体系概览]
[主题归纳整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
1.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1)政治上:①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交融加强。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重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②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
(2)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3)文化上:①此时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②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形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发展。③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验和知识。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①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较安定。
(2)庄园经济占有主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期,战乱频仍,劳动力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非常剧烈。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交融中汲取了新的发展能量,为隋唐的经济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
(4)各民族经济生活交流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胡汉杂陈、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隋唐五代时期(581-960年)——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再次分裂
阶段特征:全面繁荣,成就突出,影响深远,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1.政治方面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唐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期。①唐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流盛况空前,文化事业兴旺发达,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②唐朝后期: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此后,地方上形成藩镇割据,政局混乱。
2.经济方面
(1)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租调制,开凿了大运河,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2)唐朝前期,封建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唐后期,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但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3.民族关系方面
(1)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4.对外关系方面
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发达,采取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亚洲、欧洲各国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5.思想文化方面
隋唐时期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医药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体育活动也空前活跃;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印迹。
PAGE
-
1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2.利用史料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到国家的分裂没有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知识点一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②魏国:220
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
③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④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的并立和结束
①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②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③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④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
(1)五族内迁
①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
②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2)八王之乱
性质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影响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知识点二 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
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实行士族制度。
①成因: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名声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1)420年,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
(2)此后170
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3.江南开发
(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三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民族交融
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淝水之战
原因
①民族隔阂仍广泛存在②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概况
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
结果
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
5世纪后期
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④改鲜卑姓为汉姓⑤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
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4)隋朝统一
①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②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1.阅读教材P26“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试从地理和经济因素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示:(1)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2)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上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魏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
批注:
2.阅读教材P27“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历史上常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图中体现了我国西晋末年怎样的人口迁移特点?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特点: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
影响:五胡内迁后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模糊,促进了民族交融。但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使民族矛盾加剧,内迁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
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资源,推动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民族交融。
批注:
3.阅读教材P28“历史纵横”: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影响是什么?
提示:现象: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族专权。影响: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批注:
4.阅读教材P28“学思之窗”: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试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提示:成就: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原因:①人口因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③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方经济较快发展。
批注:
5.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你怎样看待孝文帝?
提示:观点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其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观点二:孝文帝的迁都和全盘汉化政策是导致鲜卑族消失和北魏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建立门阀制度,使得鲜卑贵族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恶习,骄奢淫逸,政治日益腐败;迁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也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分裂,丧失了拓跋部强有力的支持,导致了国家分崩离析的后果。
批注:
6.阅读教材P29“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P30“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通过比较两图,说明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变化:由东晋和十六国的对峙到北周和北齐并立与陈对峙,北方并立政权大大减少;南北对峙的分界线由淮河一线退回到长江一线,南朝后期在南方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趋势:南北均势被打破,统一迫在眉睫。
批注:
[思维导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编自《史记》
史料二 (西晋)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大多逃难到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
史料三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南朝梁都城建康“城中二十八万余户”“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摘自《金陵记》
(1)史料一反映了南方怎样的经济状况?
提示:江南地区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2)根据史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是怎样迁移的?其积极影响有哪些?
提示:一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一是中原汉族南迁。影响: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史料三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经济状况: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影响: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城市的繁荣,促进民族交融,促进文化中心的南移。
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3)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4)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1.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D [材料“东吴”“亩产5石稻”“亩产高达10石左右”“一亩二十斛”说明当时南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故D项正确。]
2.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D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仍在北方,故A项错误;西晋都城在北方,政治中心并未南移,故B项错误;淮河北、南的郡数与西汉和西晋时期我国疆域的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中南北郡数之比由西汉时期的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说明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故D项正确。]
民族交融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但是当他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史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
,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1)根据史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提示: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
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2)史料二的观点与史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史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差异:史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史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
同意。全面汉化消蚀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具体措施:汉化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推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丰富、发展了各民族文化。
(2)根本目的:是要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历史潮流: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改革本质: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3.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B [题干体现了孝文帝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
4.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实行租调制
D.汉化政策
D [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民族交融趋势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之后,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因此,有人说孝文帝是历史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得到了永生,从这个角度看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故选D项。]
PAGE
-
8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2.结合史料,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3.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4.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基本线索,认识封建国家再次由统一陷入分裂的史实。
知识点一 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朝的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2)概况: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知识点二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2.唐朝前期的统治
(1)贞观之治
概念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原因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表现
出现开明政治局面
(2)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
措施
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结果
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2.唐朝盛世的民族关系
(1)概况
民族
概况
结果
与突厥
东突厥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①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②后来,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政权,到8世纪中叶被回纥所灭,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西突厥
①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②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与吐蕃
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与靺鞨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
(2)作用
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知识点三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概况:
755_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①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
②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③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
(1)形成原因:藩镇独立性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1.
5天、100个、3
500万……“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抖音视频挑战赛上线短短5天迅速引起热切关注,截至2019年2月26日,共上传100余个短视频参与挑战,播放量达到3
500万次。你知道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沟通南北,巩固大一统国家。
批注:
2.阅读教材P32 “学思之窗”: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提示:修人工运河,贯通南北,有利于南北交流。但滥用民力,出现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批注:
3.阅读教材P34 “《职贡图》”:该图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请举例来证明你的观点。谈谈唐朝实行这种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特点:中外交流和民族交往频繁,民族政策开明、灵活。
事例:唐太宗派兵攻打东突厥,俘其首领可汗;唐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等。
影响:促进边疆各族和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唐朝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批注:
4.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也是闻名于世的藏族歌舞之乡。有1
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就修建在这里,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文成公主的历史地位。
提示:文成公主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汉藏民族团结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女性。
批注:
5.阅读教材P34 “唐蕃会盟碑”:该图有何历史价值?你怎样认识盟约中的“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提示:价值:研究藏族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汉族与藏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也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认识:会盟适应了唐蕃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了当时汉藏民族人民的愿望,体现了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批注:
6.阅读教材P35 “思考点”: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制度创新,政策稳定;民族团结;对外政策开放,文化兼容;统治者励精图治;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
批注:
3.黄巢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概况: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4.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
907
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
①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②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7.阅读教材P36 “史料阅读”:欧阳修认为造成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原因有哪些?依据史料概括唐末藩镇割据的特征。
提示:原因:因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新增许多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对藩镇势力的姑息纵容。
特征:政权林立,大小不一;父死子继,自行任免官吏;相互争夺兼并,无视天子权威。
批注:
[思维导图]
唐朝的盛世局面和民族关系
史料一 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在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中始终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
——《“贞观之治”时期的民本思想及启示》
史料二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史料三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摘自《贞观政要》
史料四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摘编自《新唐书》
(1)史料一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意图何在?
提示:唐太宗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意图在于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
(2)根据史料二,回答唐太宗为开创盛世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善于纳谏,重视儒家思想,任用贤能,改革制度,整顿吏治。
(3)史料三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提示:华夏一家,平等友好。
(4)根据史料四,以突厥为例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提示: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共同表现及现实意义
(1)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
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2)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现实意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②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2.唐朝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1)民族政策:开明进步,“怀柔”为主。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①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②唐朝也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③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④唐朝是个统一和睦的多民族国家,长安则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⑤民族间较少战事,和平交往是主流。
(2)处理方式:措施灵活,方式多样。主要有:①行政: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边疆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②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③册封: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④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⑤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③是反面政策,不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应该排除。故选C。]
2.“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盛
B.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他主张对外开放
D.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施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到唐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西北各部首领都来长安朝见,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称其为“天可汗”。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隋亡唐兴的启示
平语近人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的讲话
唐“言”宋“语”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唐太宗隋炀帝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海内骚然,土崩鱼烂,丧身灭国。——(南宋)安尧臣
隋亡唐兴对当今大国治理的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必须依法治国。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4)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
3.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
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D [材料中隋炀帝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因此没有违背时代潮流,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隋朝灭亡的原因,而非隋朝的灭亡对后世的影响,故B错误;材料指出隋炀帝“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急于求成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制度腐败无关,故C错误;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缺少循序渐进的过程,故D正确。]
4.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隋唐治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PAGE
-
1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1)创立时间:曹魏时期。
(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沿革: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影响
①将评议人物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隋唐—清末)
(1)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
①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
(1)组织结构: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2)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
(2)运行机制
机构
职能
中书省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4)政事堂
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1.
魏晋至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1)沿革及内容
①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③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唐朝后期:两税法
(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意义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阅读教材P38“历史纵横”: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提示:原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实行;察举制的弊端;汉代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
意义: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批注:
2.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它所蕴含的人类精神,超越了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今天完善现代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制度有着重大借鉴意义。这里的“创新和进步”主要指什么?
提示: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
批注:
3.
阅读教材P39“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请解读图中信息。
提示:“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说明唐代科举制进士科成为重要的考试科目。
批注:
4.阅读教材P39“学思之窗”: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何影响?
提示: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批注:
5.阅读教材P39“唐朝三省位置图”: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列左右,尚书省稍远,分别体现其决策和执行职能。便于与皇帝共议国事,反映了唐代中央机构的完备。
批注:
6.阅读教材P40“史料阅读”:两税法实行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1)唐玄宗统治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2)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批注:
7.阅读教材P40“思考点”: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财产,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轻。
批注:
[思维导图]
隋唐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史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史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史料三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提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
(2)根据史料二,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提示: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提示:三省宰相共议国事: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
1.多角度理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对中国
①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读书人的思想。
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④价值观上,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
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草拟(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权力,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1.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A [根据题干“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分析,不同的国家和时代背景有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排除B、D;C说得不具体,当今教育发展有综合化的趋势;A正确,科举制体现的是公平的理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2.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指三省( )
A.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B.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
C.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
A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削弱了相权,事实上起到了强化皇权的作用,故A正确;三省虽然各司其职,但是在分工上有推诿扯皮的不合理性,故B错误;三省基本职能明确,但因为在合作系统上存在不合理性,谈不上行政体系科学,故C错误;三省的权力不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下的三权分立,故D错误。]
隋唐赋税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文,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
史料二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间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住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纯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欲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摘自《旧唐书·卷118》
(1)根据史料一归纳出该税制的四个特点。
提示: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纳绢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2)史料二所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史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
提示: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贵族、官僚、行商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对两税法的评价
(1)作用
①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唯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④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⑤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2)局限性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3.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2)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 [两税法稳定了唐朝时期的税收政策,故A项错误;两税法重资产,而不是人丁,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唐朝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故C项正确;两税法事实上承认了均田制的破坏,加剧了土地兼并,D项错误。]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现实热点
放眼当下中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我国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历史素材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创新:(1)在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传统的基础上,把评议权收归中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2)以九品中正制为政治基础,形成了门阀士族制度。(3)在汉代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基础上,改尚书台为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上,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2)经济制度上,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3)军事制度上,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对政治制度创新的几点认识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隋唐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了隋唐的繁荣时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紧密相连的。
(2)制度创新要适应本国国情,顺应生产力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情的创新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唐朝设节度使,不利于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使唐朝走向衰败。
(3)创新是在历史继承中的创新,也是政治制度历史变革中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隋唐科举制强化了两汉察举制的考试因素;而三省六部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汉汉武帝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的形成时期。
(4)每一个封建王朝走到盛世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弊端,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能缓解社会矛盾,延续了王朝的寿命,但是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如隋朝“开皇之治”后仍不能避免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开元盛世后,仍有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等。因为封建王朝弊端的根源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
4.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不同,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隋唐制度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指( )
A.科举制
B.中外朝制
C.均田制
D.租调制
A [中外朝制形成于西汉,均田制和租调制开始实行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继续实行,故B、C、D三项错误。隋朝时,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其选官标准是考试,不同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属于突破性创新,故选A项。]
5.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C [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只有尚书省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没有体现出对皇权的影响,故D项错误。]
PAGE
-
9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佛教、道教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2.结合文学、书法、绘画、科技等方面的成果,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3.结合典型事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成果及影响。4.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这一时期我国文化成就出现的原因。
知识点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道、佛的融合
(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②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
2.反佛斗争
(1)原因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表现
①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先后灭佛。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运动
(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代表人物:韩愈。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
(5)影响: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知识点二 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
(2)唐朝:唐朝诗歌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书法
时间
成就
东汉末年
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
①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②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隋唐
①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②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
时间
成就
东晋
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①题材广泛,风格多样②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③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石窟艺术
原因
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
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知识点三 科技
类别
成就
数学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
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地理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建筑
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火药
(1)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学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1)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1.唐风宛然临清苑,明月依旧照渡头。2019年元旦,在江苏东渡寺举行了纪念鉴真和尚成功东渡日本庆典,只为不忘先贤的功绩。请用一句话点评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功绩。
提示:鉴真东渡日本为佛教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批注:
2.阅读教材P43“历史纵横”:根据材料说明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思想主张及影响各是什么?
提示:(1)背景:政治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士人逃避现实政治斗争;思想上,道家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
(2)内容: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3)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批注:
3.阅读教材P43“史料阅读”:史料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象?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现象:唐朝诗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原因: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唐代的繁“以诗取仕”的推动。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唐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诗歌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知识。
批注:
4.阅读教材P43-44第一幅至第四幅书法图:第二幅图与第一、三、四幅图在字体上有何不同?有人说唐朝尚楷,唐朝为什么崇尚楷书?唐朝书法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第二幅图是行书;第一、三、四幅图是楷书。因为楷书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名家辈出的原因: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随之得到全面的发展;对魏晋书法的继承和发展;科举取士,书写的需要。
批注:
5.阅读教材P44“思考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文化多样性加强;中外交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封建经济的发展。
批注:
6.阅读教材P45“学思之窗”: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提示:反映了贾思勰重农抑商的思想。
批注:
7.阅读教材P45“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反映了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批注:
知识点四 中外文化交流
1.佛学交流和研讨
方式
影响
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
①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东晋的法显到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玄奘,到天竺取经,并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伴随佛教东传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中日和中朝之间
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其他文化交流
(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8.阅读教材P46“唐招提寺”
,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唐招提寺是日式大唐建筑的典范,体现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盛况和中国佛教的发展对日本的影响。
批注:
9.阅读教材P46“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唐朝海陆交通发达,对外交往频繁,对外交往范围广。
批注:
[思维导图]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交融
史料一 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到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当然,中国人……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
——摘编自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
史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佛教在华传播的历程。
提示: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迅速;隋唐时期逐渐本土化。
(2)据史料二,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
提示:汉代儒学获得独尊地位;魏晋时期儒学受佛教、道教的挑战;隋唐时期形成“三教合归儒”、三教并行局面。
(3)据史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提示: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
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道教的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
(2)当时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来世幸福上;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很容易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3)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为维护统治,当时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尤其是唐朝统治者为用神权强化李唐政权的合法性,以老子后裔自居,更是大力提倡道教。
2.影响
(1)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建筑和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2)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
(4)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5)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6)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1.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B [根据材料中“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可知统治者为宣扬唐朝统治的合理性而推崇道学,故B项正确。]
2.如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C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一个画面,不能体现佛教传播的变化和趋势,B项错误;画中释迦牟尼之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穿着是当时汉族的传统服饰,体现佛教中国化的态势,C项正确;仅凭一幅画无法推出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D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
魏晋至隋唐文化的时代特色
史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
——中新网
史料二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摘编自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史料三 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的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文化更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
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抵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
唐代中国与各国频仍的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文物典籍,并参加了唐招提寺的建筑,至今鉴真仍为日本人民所怀念。日本人念念不忘唐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津津乐道唐人、唐乐、唐诗和唐代书法等。
——摘编自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的开放性》
(1)史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民族融合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普及的原因。
提示:经济繁荣,为文化普及提供物质保障;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统治阶级政策开明,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
提示:文化开放性促进唐朝的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开放性扩大唐朝文化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文化开放性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文化开放性促成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2.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外交往频繁,文化上吸取了外来优秀成分。
(4)隋唐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3.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B [依据材料“……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此举措促进唐诗的繁荣。]
4.如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 ②体现了当时乐舞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 ③体现了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 ④是顾恺之的代表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北朝时期,顾恺之是东晋的著名画家,与开凿莫高窟无关,④错误;莫高窟是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①正确;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②③正确;故B项正确。]
唐代文化圈
时政热点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历史素材
唐朝鼎盛时期,长安人口达到100万,外国人占总人数的5%。日本向唐朝共派遣了19批遣唐使;新罗统一朝鲜后,也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朝鲜和日本不少人在唐朝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唐朝为官,阿倍仲麻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和雕版印刷术等陆续传入朝鲜和日本及其他国家。据考证,唐朝近300年,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唐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蹬胡靴,吃胡食。唐朝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壮建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漏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文化自信下的五个认同
(1)中华文明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开始,5
000多年没有中断,这在世界上是仅有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
000
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2)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3)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我们必须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4)在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民族融合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不仅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保证,而且形成了中华独特的文化艺术。
5.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
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
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
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C [此题实际考查的是隋唐文化中多民族色彩出现的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B项只是提供了可能性,是条件,A项与出现多民族色彩的意思相悖,D项不明确,而C项是导致多民族色彩的原因。]
6.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医药、文学等;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①②③都是唐朝“开放”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④是东晋,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PAGE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