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体系概览]
[主题归纳整合]
主题一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
(1)巩固新生政权: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通过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城市通过“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3.思想上: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4.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开展;“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治建设遭遇曲折。
2.经济上:中共八大和“八字”方针是当时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但多快好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经济建设带来困难。
3.外交上: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等使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4.科教文卫上: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教育、医疗均取得长足进步。
PAGE
-
1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结合“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外交领域的开创性。4.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5.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21日开幕。
(2)地点:北平。
(3)内容
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内容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
③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4.伟大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知识点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1.肃清反革命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2)措施: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夏至1952年底。
(2)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过程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4)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3.稳定物价
(1)背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千疮百孔,财政困难。
②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3)措施
①党和政府采取经济措施和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结果
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抗美援朝
(1)背景
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经过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③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②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知识点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三大外交方针、成就及意义
方针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成就
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②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参加日内瓦会议
(1)时间:1954年4月。
(2)主要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4)意义: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过程
①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赞同。
②联合确认: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参加万隆会议
(1)时间及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
(2)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
(4)影响
①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②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点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1)措施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
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
(1)颁布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思想引领: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1.阅读教材P155“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片:图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提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批注:
2.阅读教材P1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片:这一图案有什么含义?
提示: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批注:
3.阅读教材P157
“分到土地的农民”图片:图中农民喜悦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分得土地后心情喜悦。
批注:
4.阅读教材P157“思考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民主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批注:
5.阅读教材P157“历史纵横”: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为稳定物价采取的措施。毛泽东评价“银元之战”的作用不亚于一场淮海战役,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措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依据: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批注:
6.阅读教材P158“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片: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入朝作战?
提示: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批注:
7.阅读教材P159“学思之窗”: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各国应该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共赢的美好世界。
批注:
8.阅读教材P159“史料阅读”:“求同存异”的“同”和“异”的含义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提示:含义:“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意义:“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亚非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途的危险。亚非会议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批注:
9.阅读教材P160“思考点”: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示:(1)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
(3)通过集体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批注:
10.阅读教材P160“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图片:中国工商界为什么会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示: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实行赎买政策,并通过公私合营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改造。这种政策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因此赢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批注:
11.阅读教材P161“问题探究”,思考如下问题:
(1)与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宪法中规定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国家性质?
提示:(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2)人民民主国家又称“人民民主共和国”。与苏维埃共和国同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是中国人民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国家形式。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也是依据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批注:
[思维导图]
巩固政权的斗争
史料一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
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
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史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史料三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
史料四 这场战争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恢复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形象。在此前屈辱的一个世纪内,中国对西方和日本屡战屡败,不是大量割地就是巨额赔款。而在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由此开始的历史进程消除了长期埋藏在中华民族内心的屈辱感,中国人民真正可以自豪地呼喊“从此站起来了”。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土地改革的作用。
提示: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从史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
提示: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3)根据史料四,概括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提示: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1)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在全国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
(2)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
(3)1950-1952年,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4)为巩固政权,人民政府进行了“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稳定了物价,到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
2.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1)对朝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着美国加入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进行了3年的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3)对中国的影响: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4)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下表为新中国粮食总产量(万吨)统计表:
时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产量
11
318
13
213
14
369
16
392
16
683
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变化( )
A.体现了农民开始转变为土地的主人
B.创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条件
C.得益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D.标志着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已解决
B [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1949—1953年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是因为土地改革把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这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故选B项;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激发了劳动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B项(对国家角度)比A项(对农民角度)更符合题意,排除A项;1953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开始,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还没有体现,排除C项;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
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A [根据材料“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因此,材料中“敌人”是指美军,故选A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史料一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
史料二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史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1)史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什么外交方针?有何意义?
提示:方针:“一边倒”。意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2)史料二阐述了哪一种外交方针?有何意义?
提示:方针:“另起炉灶”。意义: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3)根据史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特点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影响
保障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0届联大
D.朝鲜停战会议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故选B项。]
4.60多年前,为了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故选A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史料一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史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史料一反映了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意义: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是什么?
提示: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
三大改造前后的变化
方面
改造完成之前
改造完成之后
革命性质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我国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经济基础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
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
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管理体制
市场调节与计划管理相结合
国家实行单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
5.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A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的方式,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出现了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现象,故A项正确。]
6.下图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它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国家民主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题干图中没有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图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于最上方充分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PAGE
-
1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结合“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2.结合“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3.概括归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的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评价其开创性、奠基性意义。4.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外交成就,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知识点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中共八大(1956年)
(1)主要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内容:1957
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影响
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3.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
①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影响
①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1959—1961
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4.政策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发展。
(2)概况
①从1960
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
④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知识点二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原因: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2.目的: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过程
(1)发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夺权: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批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_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4)全面调整
①1972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②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5)1976
年9
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6)1976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4.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知识点三 伟大的建设成就
1.成就
(1)工业
①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社会生活: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5)外交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①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2)这些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1.阅读教材P163“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提示: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这段话旨在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和国内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批注:
2.阅读教材P167“问题探究”:(1)邓小平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2)中国应当怎样避免上述错误的再次发生?
提示:(1)表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实质:属于“左”倾错误,经济上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政治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2)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经济规律办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各项民主政治制度。
批注:
3.阅读教材P163“思考点”: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础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经过调整,经济生活中一系列规章制度恢复和建立起来,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批注:
4.阅读教材P164“史料阅读”:概括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提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批注:
5.阅读教材P166“学思之窗”:结合这一材料,思考为什么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
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批注:
6.阅读教材P166“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图:这次会见在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次会见之后,中美签订了《上海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批注:
7.阅读教材P167“学思之窗”: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提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批注:
[思维导图]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与失误
史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
600
亿斤
4
300
万担
1
100
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
400
亿斤
7
000
万担
1
500
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
000
亿斤
4
800
万担
1
050—1
200
万吨
史料二 中共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史料三
史料四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
(1)从史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史料一中的方案一相对保守,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提示: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主要任务的确定都是十分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共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史料三涉及的历史现象?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看法:三者均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表现。虽然它体现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的良好愿望,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造成国民经济三年严重困难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根据史料四分析此次调整的内容有哪些?实质是什么?
提示:内容: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实质: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失误
事件
特征
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大跃进”
“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4)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5)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1.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分别为43.8%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
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
D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58—1960年间,这期间正是我国的“大跃进”时期,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错误;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是在1960年冬,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1958—1960年间,我国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故D项正确。]
2.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A [根据材料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验不足,社会主义建设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故选A项;B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C项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D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均排除。]
国际格局的变迁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一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史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尼克松为什么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提示: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美国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根据史料三,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原因:应对苏联的威胁。
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③直接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大力支持中国。
(2)意义
①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从美国一方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②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三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2)影响
对中国而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美国而言,对苏联起了战略威慑作用,促进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和收缩;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发展;对中日关系而言,直接推动了中日的正式建交。
3.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下面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推动美国做出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力的增强
B.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一个时代开始”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关系改善直接促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推动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制约苏联以扭转劣势,故A项错误;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B项错误;题干中尼克松的“一个时代开始”是指中美关系改善,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C项正确;在尼克松1972年访华之前,中国已在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D项错误。]
4.下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其中1972
年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施
B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发展的新局面,故选B项。]
雷锋精神——超越时空而永恒
史料一 1962年,《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亿万人民学习雷锋的高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从此,雷锋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3月5日也成为学雷锋纪念日。学雷锋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涌现出许多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史料二 辽宁鞍钢集团有一位普通工人,他只是铁矿管理人员,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的床上。
他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类“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叫郭明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史料三 2012年,一组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阅读的照片在互联网上走红,一位貌似拾荒者的老人因每次阅读前都要洗手的细节感动网友,他便是韦思浩。其实,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1957年考入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前身)中文系,曾在杭州市夏衍中学任教。2015年11月,他遭遇车祸并不幸离世。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很多捐资助学证明和受助孩子们的来信,老人靠退休金和拾荒收入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方为人知。他被称为当代的“老雷锋”。
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
雷锋精神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但也超越特定时代而成为每个时代人们汲取养分的精神高地。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先进精神永远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强烈,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雷锋精神以团结友爱、与人为善的核心意旨映现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助推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作为当代中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更需要有高尚的情操作为精神支撑。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是每一位中学生必备的精神品质。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故选C项。]
6.民族精神是保障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长征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大庆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B [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体现了为社会主义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故选B项。]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