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

文档属性

名称 家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8-31 17:1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三节 常见的动物
三、家畜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突出探究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触摸、思考、讨论”,使他们亲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能力。
(2)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地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
敢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对家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总结出哺乳动物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常见的哺乳动物家兔入手,通过观擦、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尝试饲养家兔等小动物。并且逐渐让学生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及好奇心。适于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于家兔,学生有许多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知识经验,再通过一些直观手段,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建议下通过自己的亲自观察、探究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家兔的形态。
2、概述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出家兔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4、说出家畜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资源价值。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观察、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3、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流程示意
如右图
六、教学准备
家兔剥制标本、多媒体课件、纪录表。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言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辨认图中所示动物引入课题 回答动物名称
创设情景 引用儿歌《小白兔》推荐课题,让学生剖析儿歌的内容,归纳出家兔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出家兔的一些生活习性和部分外部特征。 引起学生兴趣;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家兔还有哪些特征呢? 巧妙设疑
探究一 给每个学生发放纪录纸,播放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录像,并认真解答纪录纸所示问题。录像播完后,学生互相讨论,只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触摸剥制标本家兔的毛。 学生看录像,做记录。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最后完整地总结出家兔的外部形态结构 学生相互启发;教师适当引导。
探究二 播放家兔的内部结构图,首先认识膈的结构,播放动画膈的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之后认识消化系统,并分析牙齿和消化道与食肉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总结出膈的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以及消化系统和食肉动物的区别。 多媒体课件形象直 接,学生感兴趣又易理解。
总结 出示哺乳动物正在哺乳的图片,让学生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并写在纪录纸上。 学生热烈讨论,积极交流。 学生在此条件下总结的知识,记忆深刻。
应用 家畜和人类的关系。学生回答后老师做全面的介绍。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对哺乳动物了解甚多,学生较易总结出来。
知识拓展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以图片形式列举卵生的哺乳动物、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陆栖食肉的哺乳动物、四肢有蹄的哺乳动物、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让学生在此加深对哺乳动物的特征的印象
评价 轻松一练 学生回答 检验教学质量
八、板书
三、 家畜
家兔
1、外部形态:体表被毛
2、体腔:体腔内有隔
3、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以一首儿歌《小白兔》的音频为引子,音频中儿童稚嫩的声音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学生观察标本和看录像,同时有老师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观察,充实和愉悦的完成学习。本节课通过比较、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通过对比观察兔的牙齿和狼的牙齿,兔的内部结构图片等一系列观察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学习哺乳动物的生活特点,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