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敬业与乐业》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敬业与乐业》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4 14:4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周 号
课题 6.《敬业与乐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掌握“旁骛,亵渎”等字词的音形义,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2.理解全文内容,把握中心论点。
学习重难点:目标2
学 习 内 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听一听,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解剖( ) 亵渎( )( ) 强聒( )
骈( )进 佝偻( )( ) 教诲( ) 禅( )师
容赦( )承蜩( )
2、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C: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
D:道理极容易明白 ( )
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
F: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 )
3、摘录并积累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读一读,思考问题
1.朗读课文,明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联系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3.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三、议一议,讨论问题
我发现的新问题:

.

四、展一展,释疑解惑
五、练一练,能力提升
请用“听一听,知识积累”1、2小题中的三至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学法指导一:
注意书写快速、正确、美观。
学法指导二:
1.边读课文,边参考课下注释或查字典,把生字音注到导学案上;
2.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会的圈出来,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独学情况;
3.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读出感情。可以在需要重读的词语下面加点,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斜线,在需要拖长声调的地方画破折号,用升降号标出语调。
学法指导三:
步骤1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对所有问题排查交流;
步骤2已完成同学对未完成同学讲解(红笔补充纠正);
步骤3有疑问同学向其他学生发问,共同解决;
步骤4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准备展示内容与方式。
学法指导四:
展示分工:A明确展示任务及职责;
B.组员熟记需展示内容;
C.听展者作好记录。
要点记录
A、用黑色水笔内容要点;
B、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学法指导五:
当堂完成,如有时间可展示。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 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论据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式: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5)议论文结构:
纵贯式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并列式结构:文章的层次、段落、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递进式结构:就是“层层深入”式,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把道理说深说透。
九年级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周 号
课题 6.《敬业与乐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掌握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2.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
学 习 内 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听一听,知识积累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读一读,思考问题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请为第8自然段的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三、议一议,讨论问题
我发现的新问题:

.

四、展一展,释疑解惑
五、练一练,能力提升
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学法指导一:
读书在于日积月累
学法指导二:
1.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会的圈出来,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独学情况;
2.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读出感情。可以在需要重读的词语下面加点,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斜线,在需要拖长声调的地方画破折号,用升降号标出语调。
学法指导三:
步骤1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对所有问题排查交流;
步骤2已完成同学对未完成同学讲解(红笔补充纠正);
步骤3有疑问同学向其他学生发问,共同解决;
步骤4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准备展示内容与方式。
学法指导四:
展示分工:A明确展示任务及职责;
B.组员熟记需展示内容;
C.听展者作好记录。
要点记录
A、用黑色水笔内容要点;
B、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学法指导五:
当堂完成,如有时间可展示。
1.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
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①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选用的道理论据注意: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确,不能篡改、歪曲。??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道理论证:引用……,具体形象地论证了……(论点),更有权威性。
(2)举例论证:列举……,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论点),使论证更全面、更透彻。
(4)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增强感染力,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