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周 号
课题 14.故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 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3. 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2,难点目标3
学 习 内 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听一听,知识积累 给加粗的字注音
阴晦( )?瓦楞( )? 胯( )下 ? 獾( )?秕( )谷????髀( )?嗤( )笑?? ?瑟( )索???蜷( )缩?? 寒噤( )? 惘( )然?? 恣睢( )( )?潺潺( )?
黛( )色?? 愕( )然?? 五行( )
2、小说的三要素和故事情节分别是?
读一读,思考问题
1.朗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2.题为“故乡”,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前再添一个词,概括全文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
3.文中哪两个人物运用了对比,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揭示了什么问题?
三、议一议,讨论问题
我发现的新问题:
四、展一展,释疑解惑
五、写一写,能力提升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一个人前后的变化或者是两个人面对同一状况的不同表现。
学法指导一:
注意书写快速、正确、美观
学法指导二:
围绕问题,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三:
组长组织有序发言;
记录员记录疑难问题;
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整理到导学案上。
学法指导四:
展示正确答案及思路;
展示新的问题或疑惑。
学法指导五:
当堂完成,如有时间可展示。
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写此文。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九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周 号
课题 14.《故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
学 习 内 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听一听,语段积累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哪些内容?
写出关于“故乡”的三个诗句,导入新课
二、读一读,思考问题
1.(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2.(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3.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4.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三、议一议,讨论问题
我发现的新问题
四、展一展,释疑解惑
五、写一写,能力提升
仿照文中闰土的几幅肖像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学法指导一:
注意书写快速、正确、美观
学法指导二:
围绕以上问题,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三:
1.组长组织有序发言;
2.记录员记录疑难问题;
3.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整理到导学案上。
学法指导四:
1.展示正确答案及思路;
2.展示新的问题或疑惑。
学法指导五:
当堂完成,如有时间可展示。
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描写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