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4 15: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34110010655300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开学考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30分)
一.(24分)
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2分)
(2)
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1分)
(3)
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分)
(4)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2分)
(5)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
)
人和开拓者。
(2)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mǒ
shā(   )是不对的。
(3)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huò

dān
xíng(
)。
(4)虽然这些都很wēi


dào(
),但他做得很认真。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磁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取决于它们的功率很高。(将“很高”改为“高低”)
B.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在句末加“的梦想”)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左右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将“繁茂”改为“繁殖”)
D.化石能源日益紧缺,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将“利用”和“开发”对调)
5.
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了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4分)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讲座。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
③荣幸。本应
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
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蒙和鲁肃都是三国时期的人。
B.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表达了孙权对吕蒙进步的惊讶、赞许、高兴。
C.
面对吕蒙的托辞,孙权没有以权压人,而是提出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读书要求,再用“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了读书的好处。
D.
孙权告诉吕蒙的读书方法是“治”和“涉猎”两种。
(二)郭伋夜宿野亭(9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9.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素结恩德/可以调素琴 
B.何日当还/但当涉猎
C.既还/送儿还故乡
D.先归一日/壮士十年归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西












道。
11.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10分)
秦 川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暂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个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节俭”。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诫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为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的观点。
B.
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C.
作者反对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古文这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
D.
作者认为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为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1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的“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
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
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1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提出论点的?(4分)
(四)对一只蝴蝶的关怀(17分)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因沾水而使翅膀过于沉重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的“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中一丛正开放着的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位,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只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15.
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16.
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18.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6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每双眼里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信赖自己的眼,以为自己眼里的世界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以为别人看到的也是一模一样的世界。
就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还是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朴实的人看到生计;精明的人看到机会;困窘的人看到绝望;浪漫的人看到希望;商人看到利益;官员看到愿景……
请以《不一样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看见他进来,虎妞把筷子放下了:
  “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哼!”祥子没说出什么来。
  刘四爷的大圆眼在祥子身上绕了绕,什么也没说。
  祥子戴着新草帽,坐在他们对面。
  “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
  ……
  “刚吃了两碗老豆腐!”他表示出一点礼让。
  “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
  “车?”祥子啐了口唾沫。
  “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
  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
  “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
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
根据原著说说祥子这是第几次丢车。(2分)
2.
选文中画线句子说祥子“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4分)
3.
这部小说围绕祥子“攒钱——买车——丢车——再攒钱——丢钱——再攒——再买车——再卖车”的线索展开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4分)
1.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奠基
抹杀
祸不单行
微不足道
3.C
4.C
5.B
6.推托
了解
到,等到
7.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8.B
9.A
10.后



西

/童



/各


马/迎


道。
11.郭伋有一次到西河,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郭伋告诉他们返回日期。到了回程时,郭伋提前一天到达西河,就在郊外住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即约定的日期才入城,以不失信于孩子们。
12.C
13.C
14.论点: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或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文章开头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中心论点。
15.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休养;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16.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
17.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8.“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
事例: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等。

第一次。
祥子用自己买的人力车出城拉客,在城外被兵抓走,车子也被抢走。他找准机会,趁乱逃走,还顺带牵走了三匹骆驼。他把骆驼以三十五块钱贱卖给了别人,然后投靠了刘四爷
生活在那个黑暗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可能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