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一、练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贮蓄( )
chéng( )清
xiāng( )嵌
狭窄( )
着落( )
huàn( )想
摇lán( )
水藻( )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肤
地毯
伦敦
秀气
B.幻想
矮松
唤醒
宽敞
C.空灵
响晴
绿萍
兰汪汪
D.奇迹
摇蓝
温暖
水墨画
3.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2)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下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他们(小山)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5.填空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北京人,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
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用北平冬天的多风和伦敦冬天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一句属于近景描写,突出颜色的黑白对比。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时,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阳光、小山、小雪、绿水等。
D.文章的叙述语调是生动活泼的,语言是凝练亲切的,用词是准确生动的。
【答案】
1.Zhù
澄
镶
zhǎi
zhuó
幻
篮
zǎo
2.
B
3.(1)晴朗无云,阳光刺眼;(2)空幽神奇,透明无色
4.
C
5.老舍
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茶馆
6.
B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运用。做这样的题最重要的是拼音要过关,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来分析。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能力。
A项正确书写应为“肌肤”
;C项应为“蓝汪汪”;D项应为“摇篮”。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词语的熟悉掌握,并结合句意来辨别词语。
4.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
C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拟人。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学常识类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多积累。
6.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做这样的题对文章仔细阅读,根据文章语句来解决问题。
句中近景描写应为远景描写。
二、练重点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
舍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2.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究竟“妙”在哪里?
3.“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1.按照空间顺序,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2.“妙”在雪光、雪色与雪态:①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②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③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④薄雪似害羞的少女,在阳光的斜射下微微露出粉色。
3.
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和位置高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下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语段的写景顺序。本题从文本中可以筛选出来表明空间顺序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据此分析,语段采用的是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解答时注意标志性词语。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文本中体现其景色之妙的语句,然后概括解答即可。结合选文段落分析:①妙在雪后矮松越发的秀美;②妙在白色的山尖和如洗的蓝天相映生辉;③妙在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相间的美景;④妙在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3.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4.
本题考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本题将“薄雪”人格化,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本题结合语句所写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