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次北固山下
人教版
七年级上
古代诗歌的分类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格律诗是按照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的五言律诗或七字的七言律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这种规定就是所谓的绝句律诗格律。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具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取决于节奏,格律诗严格的格律使得唐诗极富音乐美。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解题
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听老师范读诗歌划分节奏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听读诗歌划分节奏
一、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二、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朗读明义:
三、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人前行的路
北固山
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风顺而和
挂
【译文】旅人前行的路在北固山之外,行舟在碧绿的江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和风顺江吹来,一船帆高高挂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海上升起的红日
升起
夜将尽未尽之时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进入,降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寄回故乡的书信
到,送到
北归的大雁
【译文】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你最欣赏的画面)
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
感悟抒情:
??
一条弯曲幽深小路伸向青山外边,山前澄清碧水中泛着一只小船。
潮水汹涌平漫显得两岸更加阔宽,轻风吹动的水面上荡着一片孤帆。
海上朝日刺破残夜吐出霞光万道,江南春早已经进入了寒冷的旧年。
写好的书信如何才能寄回到家乡?急切地拜托这些北飞洛阳的归雁。
学生分享: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学生分享:
研习诗歌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生”“入”运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名句赏析
赏析诗歌从何入手?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③修辞: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对偶句式工整有节奏,富有情趣
。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①画面: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时,江上已呈现春意;(翻译)
②哲理
:
即写景又点明时令,蕴含着一种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课堂练习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课堂练习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课堂练习
6、描写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岸相平。大江之上一叶孤舟,海风吹来,船帆满起,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小舟奋力地向前驶去……
上下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成对偶句式,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景美而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尤其是“阔”字,既表“潮平”的结果,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的胸襟;“悬”字说明风力强劲,船帆被风吹得鼓成弧形。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拓展:请你说说学过的描写乡愁的诗句
美文欣赏:
披着一身露水的小舟,从黑夜中漂来,如一只长江上空迁徙的鸟,在季节的旅程里奔波。北固山染青了树枝的头发,躺卧河边默数着千帆过尽后的寂寞。船头一个伫立的背影,望落了月亮和星辰,惟留下一江春水的碧波,涌动起心中淡淡的乡愁。
远方的雨开始涨潮。春天的航道上,两岸垒起的防线,正在一步一步地失守,安静的水一节节攀上岁月的河堤,填补了一生蹒跚的步履。宽阔的水面,被风的手指抚平了记忆。一叶孤帆悬挂在江南的窗口,向天空展示着旗帜的宣言。摇动的手语,谁能破译?
美文欣赏:
一轮红日从晨雾中挤出一张笑吟吟的脸,遥远的海面被一个浑圆的火球点燃。残夜面对光明的追捕,慌乱地遁入了梦境的深处。春天灿烂的表情,在阳光下一一呈现。一朵早熟的桃花,在二月的岸边,打起了粉红的小伞。沉默了一冬的种子,怀揣美好的憧憬,大胆地赶走了旧年的颓色。
大雁梳理了一遍羽毛,开始向北方启程。洛阳城边,一双遥望的眼睛会收留这些流浪的翅膀么?那封从年底出发的家书,现在,是否已经摆在父亲的案头,让母亲牵挂的日子,过得温暖和踏实?
作业:
你也尝试下,将这首诗改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