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5 13: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慕宋乐趋,势固然矣】
日常生活史研究主要强调“站在日常生活经
历与体验的立场上观察历史、叙述历史”。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好的社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充足的物质
一定的自由
丰富的文化
开明的政治
吃得饱
穿得暖
用的多
阅读教材, 说一说哪些内容可以为宋元时期人们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料?
一、充足的物质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所需物质
内容
??

?
?
穿?
?
?

?
??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农业都有显著进步、经济作物的种植
棉花种植带动棉纺织业的发展
制瓷技术发展(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釉里红),煤的普及、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印刷业、造纸业
基层市场、榷场、海外贸易、
阅读教材梳理哪些内容可以为宋元时期人们提供充足的吃穿用?
南北贸易

开始超过北方
北宋
北方对南方依赖明显
南宋
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所需物质
内容
??

?
?
穿?
?
?

?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农业都有显著进步、经济作物的种植
棉花种植带动棉纺织业的发展
制瓷技术发展(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釉里红),煤的普及、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印刷业、造纸业
基层市场、榷场、海外贸易、南北贸易
(城市、长途海运、大运河、纸币)
阅读教材梳理哪些内容可以为宋元时期人们提供充足的吃穿用?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教材史料研习
让我们一起鉴赏《清明上河图》,还原汴京社会图景
分组活动一:
第一组吃货任务:在画中找出与吃喝有关的信息
第二组买手任务:在画中找出可以买到东西的店铺或摊位
第三组外联任务:在画中找出汴京城与外界联系的信息
第四组记者任务:在画中找出存在冲突的信息
一起鉴赏《清明上河图》视频,还原汴京社会图景
《清明上河图》为我们描绘了北宋汴京城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为我们构画了生动的历史图景。我们看着画中修面买花接亲友抬骄甚至灌水的农夫,不由得想,他们过得怎么样呢?好的社会除了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以外,还需要提供什么呢?
二、一定的自由
材料一 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注:丧服中的第三等,此处代指本宗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姊妹等)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 ——《唐六典》
材料二 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辄将其女私嫁与人,须计婢赃,准盗论罪。 ——《唐律疏议》
材料三 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唐律疏议》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流动自由
财务自由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生活所需的基本自由有哪些?
二、一定的自由
阿 陈的故事
马季良的故事
张 雍
的故事
阿 宋 的故事
先王之制,贵者始富,贱者不富也。贫富贵贱,离而为四,起于后世(宋代)
分组活动二:接触宋人,分析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哪些社会新变化?
阿陈之女方于前年十一月雇于郑万七官者七年,此计二百二十贯。
十二月,便雇于信州牙人徐百二,徐百二随即雇与铅山陈二九,身子
钱已增至七百贯矣。才及六月,陈二九又雇与漆公镇客人周千二,曾日
月之几何,而价已不只三倍矣。其女不愿。送通判厅,监限十日足,违
限却收卖女之罪,勘断甸身取足,庶知倚法欺骗之无所利也。余人放,
锁索椎毁。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卖过身子钱》,第357-358页
张雍,河朔农民,犬戎入侵家乡,沦为乞丐,流落他乡,孑然无衣,怀无百钱。开宝六年中第,释褐东关尉。太平兴国初,有荐其材者,召归,改将作监丞、知南雄州。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开封府司录参军事,俄为秘书丞,充推官。
——《宋史 卷三百七 列传第六十六》
居今之人,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而惟闽为多。闽地褊,不足以衣食之也,于是散而之四方。
——《淳熙三山志》卷一四《海船户》
马季良,字元之,开封府尉氏人。家本茶商,娶刘美女(宰相之女)。初补越州上虞尉,改秘书省校书郎,知明州鄞县,入为刑部详覆官。太后临朝,迁光禄寺丞。顷之,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再迁太子中允、判三司度支勾院,以太常丞、直史馆提举在京诸司库务,擢龙图阁待制。三丞充近职,非故事也。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同知审官院。刘从德卒,遗表季良迁二官,辞不就,而请以其子直方为馆阁读书。
——《宋史*马季良传》
寡妇阿宋有三个儿子,长子宗显、次子宗球、小儿子宗辉。阿宋将户下房屋产业均分三分给三个儿子,只留下门前池、东丘谷园,用来养老。嘉定十六年,黄宗球把自己所得三分之一田产交易于黄宗智,收到契约,上面署有阿宋以及牙人的签名,这是合法交易,剩余的三分之二宗显、宗辉不曾出卖。据阿宋供述,认为黄宗智强占其土地田业。据黄宗智供述,他认为已近一半买到。纵观嘉熙元年订立的契约,只有宗辉与宗显的签字,却没有牙人以及阿宋的签字。又据阿宋供述,宗辉早年身死,如今契约上的签字是在宗辉死后签下的。签字不同,又没有牙人与阿宋的押字,漏洞百出,不容遮掩。都是黄宗智用心不仁,欺负阿宋一房孤寡,得到宗球一分之地,却想要强占三分。黄宗智伪造契约霸占土地,杖一百找真契还给阿宋,伪契随案毁没。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5页
熙宁三年(1070年),曾布在奏疏里说:“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这是所谓的“近世”。
——程民生的《论宋代的流动人口》
结合故事并梳理教材,按三种自由形态填写表格。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所需自由
内容
??
人身自由?
财务自由
?
?
流动自由?
社会平等
社会流动
社会控制
从“人身依附”向“契约”转型
日常生活标准限制松驰
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迁移住所、更换职业限制松驰
取士不问门第,婚姻不尚阀阅

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特点和本质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时代、社会中那些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而是无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在历史研究中,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终由稗史成为正史的转变,其实是历史观的重大转变,意义深远。
——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