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 战争
5200多年历史中
大小战争:14500多次 2.8次/年
近2000年 无战争的日子:58天
战火中丧生: 36.4亿人
毁灭的财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地球一圈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学学报》958期)
战争结束了
(伦敦)轰炸过后,
废墟上的童年.
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3岁儿童。
有大约900万人战死,2 000万人受伤,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 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为1 805亿美元,间接战争费用为1 516亿美元。
中国人的“哭墙”
犹太人的“哭墙”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
——沈永兴 朱贵生《二战全景纪实》
1:通过阅读课本知道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的史实
2:通过材料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
的不同文化的碰撞,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
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3: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战争的影响
4:从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目标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英
法
德
奥
俄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879
1904
1907
协约国
1892
同盟国
1882
1882
其中三对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
英
法
俄
意
奥
1879
1882
1882
1892
1904
1907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第一阶段:一战前
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
1、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主要表现在哪些地区?
2、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
3、结果如何?
第二阶段:一战后
阅读课本第一目,思考回答
1、一战后民族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到哪些地区?
2、一战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的影响?
(1)帝国解体,诞生了民族独立国家
(2)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形成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甘地领导人民反抗英军的统治,还印度人民以合法的身份以及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国庆日:7月23日(1952年)
首都:开罗(Cairo)
纳赛尔
1960年有17个独立国家,称为“非洲独立年”
请看视频并结合课本72页两幅地图,说一说一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请看视频并结合课本72页两幅地图,说一说一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材料一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材料二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亚非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第三阶段:二战后 插入视频二战后的概况
阅读课本第二目,思考回答
1、二战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的影响?
(1)帝国解体
(2)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形成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殖民体系瓦解
第三阶段:二战后 插入视频二战后的概况
阅读课本第二目,思考回答
1、二战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的影响?
(1)帝国解体——英帝国解体
(2)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形成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朝鲜独立,中国收复台湾、阿尔及利亚独立等
(3)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4)出现了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4)出现了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A、文化复兴的原因?
B、文化复兴的含义或特点?
C、举例说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大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但也有少数没有加入。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各种宗教信徒的人口构成已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
材料如何体现独立后的印度民族文化复兴的?
时间:
原因:
特点:
内容:
作用:
如何看待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消极:
积极:
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战争对人类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个旧世界,催生了一个新世界。这里的“新”表现在
①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出现
②新的国际格局开始形成——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③欧洲新生独立国家出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④亚、非、拉掀起新的民族独立运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材料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材料中“较蒙昧的人们”是指谁?如何理解“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寻求民族独立。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现代战争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历史核心素养
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
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
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
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
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
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结束语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