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湖心亭看雪》同步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湖心亭看雪》同步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4 19: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湖心亭看雪》课堂同步学案
【课前热身】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此字。
(1)余拏一小舟
注音(
),解释
(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注音(
),解释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余拏一小舟
古义:
今义:___________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今义: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①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是日更定矣(

(2)①是日更定矣
(
)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5.默写填空。
(1)《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的话评价作者痴情痴趣、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互动】
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
(?
)大喜曰?????(???)是金陵人????
客(??)此
(???)拉余同饮
1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
金山夜戏
[明]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③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喋④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⑦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释]①兖(yan):兖州,位于山东省。
②晡(bU):时刻名,即申时。
③舣(y)舟:停船靠岸
④噗(xn):喷。
⑤韩蕲王:南宋名将。
⑥喧阗(tin):喧哗,热闹。
⑦搬(sa):按揉。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道镇江往兖(道路)
B.已二鼓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C.徐定睛(慢慢地)
D.剧完,将曙(天亮)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目送久之
A.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定睛,视为何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文中的“余”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简在洁的语言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湖心亭看雪》课堂同步学案答案
1.
(1)

撑(船)
(2)
yān
哪里
2.
B
3.
(1)古义:我
今义:剩下
(2)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
今义:白色
4.(1)①还
②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①这
②判断词、是
5.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
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7.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8.映衬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伏笔。
9.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10.连用三个“一”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三,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
11.(

)到亭上????(

)大喜曰?????(?客
)是金陵人????
客(?于?)此
(?客?)拉余同饮
12.“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3.?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4.
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5.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6.
A
17.C
18.(1)月光洒进树林,稀稀落落的,如同残雪一般。
(2)慢慢的定睛细敲,不知是什么人。
19.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