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SA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SA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5 09: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目标: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AS”;会利用“AAS”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学会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定理进行全等的证明.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AS”,并能利用它们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学难点:在解题时选择适当定理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2.
3.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解决下面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已知:如图,∠A=∠D,∠ACB=∠DBC,求证:AB=DC.
二、新知
1.探索新知一
已知:△ABC与△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
得出基本事实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对刚才的疑问用旧的知识加以推理和证明.
将疑问化为问题,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懂得问题的转化与初步推理.
2.得出基本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几何语言:在△ABC与△A?B?C?中,
∠B=∠B?(已知),
∠C=∠C?(已知),[]
AB=A?B?(已知),
∴△ABC≌△A?B?C?(AAS).[]
要求:1、学生将推论、图和几何语言在课堂笔记上抄写1遍,然后朗读3遍。
2、总结前面问题中的感悟和所得,模仿上节所学“ASA”,一步步得出“ASA”的基本推论.
3、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挖掘学生的思想深度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巩固练习
1.如图∠ACB=∠DFE,BC=EF,根据“ASA”,应补充一个直接条件__________根据“AAS”,那么补充的条件为______,才能使△ABC≌△DEF.
2.如图,BE=CD,∠1=∠2,则AB=AC吗?为什么?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要求:第1题口答,第2题学生上黑板板演过程.
从观察图形找全等条件,到证明全等的填空,最后独立写出证明过程.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几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锻炼.
4、拓展训练
3.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中BC和B?C?边上的高.求证:AD=A?D?.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通过对定理的选择应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4.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中∠A和∠A’的角平分线.
求证:AD=A?D?.
要求:积极动脑,回答问题.
对新知识加以练习巩固,学会选用适合的定理进行全等的证明.
5.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的BC和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D=A?D?.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之后,上讲台讲解.
学生在学习完“SAS”“ASA”“AAS”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方法.拓展训练的三道题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学会怎样选择,另外,对几何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再次提高.
5、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哪些三个条件的组合是你还想去探索求证的?
要求: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