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音画交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抽象美术是相对具象美术而言,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运用音乐比较,学会欣赏抽象绘画作品中的形、色等绘画因素。
2、过程、方法:通过多渠道的参与,尝试电脑进行抽象绘画操作。以感受、理解、欣赏、评论的循环过程达到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并能尊重他人的审美判断。增进知识,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音乐的比较欣赏,更好地促进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难点 :对抽象绘画中的形、色、结构、节奏等绘画因素的感受、体验与表现。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
学生:收集具象作品及抽象作品,笔,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导入课题:(课件)
1、复习过渡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间收集来的具象绘画作品与抽象绘画作品互为交流。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对作品进行分类
具象作品抽象作品
2)提问:这两类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课题
教师:自诞生美术作品的第一天起,抽象美术作品也就同时诞生了,直到20世纪初,世界上才真正确立了抽象美术的概念,从此抽象美术的到了很快的发展。“形”与“色”的构成拉开了世界绘画史崭新的一幕,有“形”有“色”的抽象绘画世界——初二年级抽象绘画作品欣赏。
认定目标
3、比较欣赏:
1)从音乐的比较中体会抽象与具象的不同?
欣赏第一组模拟音,模拟自然界动、植、物的声音,问学生听到些什么声音?联想到什么东西?
欣赏第二组节奏乐,并提供学生抽象美术作品(如赵无极《1。5。82》、张大千《朝霞》、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等)提问和第一组音乐有什么不同,抽象画类似与哪一组音乐,为什么?
教师小结:音乐与抽象绘画精神上的相似性。
2)对音乐元素与抽象美术中的“形”“色”因素比较理解
出示音乐元素的表现及理解:音色、音调、滑音、节奏、等
提供:赵无极《1。5。82》、陈穆之《构成40号》、
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康定斯基《作品8号》、
毕加索《格尔尼卡》、林延《节日》、凡高《星月空》
让学生根据音乐元素或乐曲选择相应的作品,并讲讲理由。
教师小结:抽象美术是形与色这两个单纯因素的构成,通过有效的综合与组织,便具有表现力。
它是最大限度地把形与色对视觉作用的潜力发挥出来,直观效果非常强烈。教师课朗读康定斯基对于色彩的精彩解释。
导学达标
4、名画欣赏
1)凡高《星月空》
1、欣赏《星月空》2、凡高简介学生讨论:你看到些什么?你认为画家在哪些方面赋予了想象与创造?与原事物产生的距离是多少?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教师小结:半抽象绘画笔触
学生操作:
凡高《星月空》学生: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处理《星月空》作品,比较产生的效果学生评论:原作 改变后的作品
2)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
1、欣赏《百老汇的爵士》2、蒙德里安简介学生讨论:不看题目,你能感受到画家表现的主题吗?联想题目,再欣赏作品,你能想象出百老会怎样的场景?教师小结:完全抽象绘画作品“妙不可言”a
学生操作:
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学生: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处理《百老汇的爵士》作品的颜色,比较产生的效果学生评论:原作 改变后的作品
教师小结:尽管人们对抽象美术绘画作品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抽象美术绘画作品在美术发展史上,以至人类审美发展史上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达标拓展
抽象绘画是一个一个性化观察世界的结果,它还可以看成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手段。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理解的同时,学会了用宽容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去接纳别人的看法的意见,让我们把它们写出来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题目:抽象绘画艺术的魅力在哪里?
比较具象绘画的再现性与抽象绘画的表现性?
本堂课的感想?
学生任选一题,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