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文档属性

名称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1-08-31 20: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复习
汉诺塔问题分析:
问题的条件:
每次只能移动一只盘子
任何时候大盘不能压在小盘之上
圆盘只能套在A,B,C三根柱子之一上存放
将n个盘子从A柱移到C柱可以分三步进行:
从A柱移动1至n-1号盘到B柱,C柱作为辅助柱
从A柱移动n号盘到C柱
从B柱移动1至n-1号盘到C柱,A柱作为辅助柱
复习
设计算法
分析问题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检测结果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复习小结:
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地解决一些人力所无法的问题
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算法设计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程序是一些计算机指令,运行程序计算机自动执行指令,实现程序功能。
程序设计语言有VB、VF、C等,可以用它们来编写程序
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找不到现成的工具时可以考虑编写程序来解决
新课引入----韩信点兵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
韩信说:“如果每3个人编为一队,那最后剩下1个人;如果每5个人编为一队,那最后剩下2个人;如果每7个人编为一队,最后剩下4个人。请你自己算一下,我有多少士兵?”(假设士兵总数不超过100人)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 “探究问题记录表”。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 写出解题步骤 结果

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 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
X整除3余1
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 1、令X为1
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这就是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X
3、令X为X+1(为算下一个作准备)
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
5、写出答案
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每一步都必须是确定的、能行的、不能有二义性。
穷举法
穷举法就是通过把需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逐一试验来找出符合条件的解的方法 ,是效率最低的一种算法,优点是思路简单,编程容易。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上机任务一:每位同学都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并调试运行。
士兵数:67
拓展
“韩信点兵”问题2: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整除13余6、整除17余8的最小自然数。
上机任务二:分析上述问题并写出算法, 修改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士兵数:18232
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人工求解问题和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异同,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 “关于求解问题的方式讨论记录表” 中。如下:
求解问题的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人工求解问题
用计算机求解问题
人工解题与计算机解题
人工解题过程:
理解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寻找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用笔、纸、计数器等工具进行计算;
验证计算结果。
计算机解题过程:
理解和分析所要求的问题;
寻找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生成解题算法;
选用一种算法语言根据算法编写程序;
通过编辑、编译、连接产生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序列;
在计算机上执行该指令序列;
检测结果。
人工解题与计算机解题的异同点
求解问题的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人工求解问题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得出结果、验算结果等 对题目进行解答、运算速度慢、不需要计算机等
用计算机求解问题 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算速度快等
小结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设计算法
分析问题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检测结果
人工解题与计算机解题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