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时 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火场逃生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控制变量的几组对比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
2、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通过防火和失火自救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实验方案的设计。
策略方案 学法指导 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重、难点;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反 思
︵
教
学
随
笔
︶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导引(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拨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你们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例子吗?
展示有关燃烧的图片:见多媒体投影
【过渡】
同学们,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燃烧着的火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造福人类,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知识,从而使燃烧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板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提问】
回想刚才燃烧的图片以及前面学过的木炭燃烧、铁燃烧,这些不同物质燃烧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讲述】
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过渡】
这些物质的燃烧是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一猜、想一想物质的燃烧可能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
在听完以上同学的发言之后,我想请一个同学对以上燃烧条件的种种猜想进行归纳。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呢?
【探究活动】
[观察活动]
完成[实验3-6],指导学生完成表中观察、分析和推断,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探究升级]
激发兴趣
启发诱导
观察思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导引(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拨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师]
同学们的设计很好, 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讨论交流】教材第81页一些灭火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并填表。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生活中的灭火实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灭火原理。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师]
同学们的设计很好, 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
【板书】
一、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链接考点】
[教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如右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 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思考:(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教师]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 向水中通入氧气之后呢?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过渡】 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①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②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
可见,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了。那么请你思考如何使正在燃烧的物质不能继续燃烧呢?
附表一:燃 烧 条 件 的 活 动 与 探 究
提供的药品: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食盐、石子,
实验小组 假设与猜想 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条件比较
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 提供温度
是否相同 物质是
否相同
1-4组 物质是否可燃 1、
2、
5-9组 可能与温度有关 1、
2、
10-13组 可能与氧气有关 1、
2、
仪器:酒精灯、火柴、镊子、玻璃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