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8-31 21: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屠杀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时间:(1937---------1945)
一、日本侵华
局部侵华:
九一八事变(1931)占沈阳,东北三省沦陷
一二八事变(1932)突袭上海
华北事变(1935)危机加深
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1937)
八一三事变(1937)攻上海
南京大屠杀(1937.12;6星期;30多万)
占广州、武汉(1938.10)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1937.7.8,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抗日
1937.7.18,中共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1937.8.14,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1937.9.22,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
四、其 它
中共“七大”:1945.4-6,延安,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举行(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
1945.9.9,日军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南京),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10.25,台湾回归祖国(50年殖民统治结束)
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抗争
历史事件 时间 根本原因 地点 结果 影响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1937.12 南京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
东三省沦陷
和平解决
平津沦陷
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31. 09.18
1936.12.12
1937.07.07
日本经济危机
民族矛盾上升
侵略整个中国
沈阳
西安
北平
主要战役 领导人 军队 意义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国民党军队
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中国规模战役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 主要战役
八路军一一五师
李宗仁
彭德怀
八路军
1、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之后  B、一 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3、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A 林彪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傅作义
4、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
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6.阅读下列材料 (6分)
材料一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1
16日,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还冲进由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把“安全区”变成了黑暗、悲惨的人间地狱……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 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
(1)长达6周。(1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或难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1分)  30万人以上。(1分)
(2)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1分)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2分)。
答其它也可以,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地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领,保卫祖国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等同给分)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历史事件:
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
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1945---------1949年)
历史事件:
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
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阶段特征 历史
事件 时间 意义
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渡江战役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大反攻
1947、3
1947年夏
1948、9-1949、1
1949、4
1、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 A.延安 B.南京 C.北平 D.重庆
2、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市南胡公园的解放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3、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4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握手”。请问: (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是在什么事件之后?(2分)
(2)这两次合作对两次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请写出这两次战争的名称。(2分)
(3)你认为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七七事变之后
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有利于中国实现领土的最终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有利于台海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四阶段
阶段 时间 目的 国共关系 战线 结果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1926-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全面抗战,实现民族独立
反对独裁统治,实现国内和平
合作
对立
合作
对立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合作
国共十年对峙,给日本可乘之机侵华开始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陷入了内战的之中,使台湾至今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