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分子和原子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分子和原子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5 09:16:01

文档简介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主学习
1、物质是由


等微粒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特征):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⑵分子总是在不断
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⑶分子之间有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⑷分子是由
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知识点一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
例题:水是由
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2、
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课堂练习
1.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单选题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及时清理,会发生腐败,散发难闻气味,人们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这是因为()。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校园内处处桂花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可以再分
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沸腾变成水蒸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C.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水分子发生分裂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下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不能依据图示进行判断的是()。
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
加热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以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用微粒的观点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A.
分子是肉眼看得见的微粒
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分子都有香味
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常温常压下的氧气可以压入的钢瓶中,这说明()。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体积变小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质量很小
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正确的是()。
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衣服上染上颜色,这是因为原子发生了变化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这是因为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了
碘蒸气和碘溶液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碘分子
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
黄沙漫天
B.
花香四溢
C.
尘土飞扬
D.
大雪纷飞
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说明()。
A.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从微观角度认识“干冰升华”,下列描述正确的()。
A.
分子间隔增大
B.
分子停止运动
C.
分子体积迅速膨胀
D.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外层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水吸收的
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校园里的月季花争相开放,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这一现象说明()。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
A
A
C
B
D
D
C
C
A
C
B
A
A
D
C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主学习
1.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可以相互结合形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后练习
走进漳州花博会,可以闻到各种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A.
分子不断运动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可以再分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氧气能助燃不能——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下列现象用分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将一滴红墨水加入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冬日腊梅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食物腐烂一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汽油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对下列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大豆与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
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可以再分
C.
分子个数增多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
不同的性质
C.
相同的化学性质
D.
不同的化学性质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
铁矿石磨成粉末
B.
碘受热升华
C.
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
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A.
干冰升华: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被动吸烟:分子不断地运动

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变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是()。
A.
食盐溶于水
B.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
C.
湿衣服晾干
D.
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沙尘暴”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校园里的月季花争相开放,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
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
变成了新微粒
D.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
过氧化氢分子
B.
氧分子
C.
水分子
D.
二氧化锰
19.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
1.A
2.B
3.D
4.B
5.C
6.D
7.C
8.D
9.
A
10.
D
11.A
12.C
13.D
14.C
15.C
17.D
18.B
19.A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