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时间 位移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时刻和时间间隔
1.如右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前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
D.tn-1表示时刻,称为第(n-1)s
2.(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
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知识点二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3.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 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 m,1 m B.-4 m,1 m
C.5 m,0 D.-5 m,1 m
4.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在地面上沿直线无打滑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R
C.(2+π)R D.R
知识点三 位移、路程 标量、矢量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环形操场跑道跑了一圈,位移为40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指的是位移
6.若规定向西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 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10 m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17 m、17 m B.3 m、3 m
C.17 m、-3 m D.-3 m、7 m
7.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 m,方向由南向北
B.物体的路程是10 m
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北
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南
8.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是矢量
D.位移-10 m比位移5 m小
知识点四 位移—时间图像
9.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
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
C.此图像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
D.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
10.a,b两个质点相对于同一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a,b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个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1 m
B.质点a比质点b迟1 s开始运动
C.在0~3 s内,a,b的位移大小均为5 m
D.在0~3 s内,a,b的位移相同
知识点五 位移与时间的测量
1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使用的电源及其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 )
A.直流电、测量位移 B.直流电、测量时间
C.交流电、测量位移 D.交流电、测量时间
12.(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
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n-1)×0.02 s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斗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斗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姿势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朝某一个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一定有相同的位移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可能有相同的位移
D.物体的位移为0,其路程也一定为0
3.(易错题)如图所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A.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两人运动的位移相同
C.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4.下列关于位移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t1=3℃,t2=-5℃,则t1>t2
二、多项选择题
5.(探究题)2018年8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登峰杯”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均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6.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表面上,有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cm
B.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 cm
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cm
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 cm
三、填空题
7.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照打点的先后顺序,纸带上的计数点依次用O、A、B、C、D、E表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画出来.(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 V的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
(2)由图可以知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OE段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 m.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1.(真实情境—生活情境)经过查询,下面两表为Z98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详细情况 车次 Z98 运行时间 21小时7分钟
发车时间 18∶06 到站时间 15∶13
类型 暂无数据 全程 2294千米
备注 无
表二
站次 车站 日期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广州东 当天 始发站 18∶06 0千米
2 长沙 第2天 01∶19 01∶25 707千米
3 武昌 第2天 04∶48 04∶54 1 069千米
4 郑州 第2天 09∶28 09∶34 1 605千米
5 北京西 第2天 15∶13 终点站 2 294千米
(1)表一中哪项数据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2)表二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多少?
(3)表二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位移还是路程?
2.(真实情境—学术情境)在2018年11月6日9时开幕的第十二届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高速飞行列车首次亮相.其利用磁悬浮技术及近真空管道线路大幅减小阻力,并具有强大的加速能力及高速巡航能力.未来项目落地时最大运行速度可达4000 km/h.从郑州到北京的路程为693 km,只要11.4 min就可到达,真是“嗖”的一声,人就到了.
(1)当研究该高速飞行列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时间时,能否看作质点?
(2)如何描述高速飞行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第2节 时间 位移
必备知识基础练
1.解析: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点,而时间间隔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线段,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而2 s内指的是0~2 s这2 s,选项A错误;t2~t3表示时间,指的是2~3 s这1 s,称为第3 s内,选项B错误;t0~t2表示时间,指的是0~2 s这2 s,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选项C正确;tn-1表示时刻,称为第(n-1)s末或第n s初,选项D错误.
答案:C
2.解析:时刻不是较短的一段时间,而是一个时间点,A错误;“第2 s内”指从第1 s末到第2 s末的一段时间,“前2 s内”指从开始到2 s末的一段时间,两者是不同的,B正确;“12点整”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C正确;“1 min”能分成无数个时刻,D错误.
答案:BC
3.解析:由题意可知,选井口处为原点,向上为正;则水桶在水面时在井口的下方,离井口的距离为4 m.故坐标为-4 m;出井后,离井口1 m,方向向上,故坐标为1 m.
答案:B
4.解析: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
x==R,故D正确.
答案:D
5.解析: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时,选项A正确;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选项B错误;某同学沿着400 m环形操场跑道跑了一圈,则路程为400 m,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指的是路程,选项D错误.
答案:A
6.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皮球先沿正方向运动了7 m,又沿负方向运动了10 m停下,所以路程为17 m;皮球总的运动过程是沿负方向运动了3 m.故位移为-3 m,故C正确.
点睛:此题是对路程和位移的考查,关键是理解路程和位移的概念.路程是物体路径的总长度,是标量;而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答案:C
7.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位移的大小x=30 m-20 m=10m,方向由南向北,故A、D错误,C正确;路程s=20 m+30 m=50 m,故B错误.
答案:C
8.解析:标量和矢量都既可以取正值,也都可以取负值,故A错误;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B错误;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C正确;位移-10 m的大小为10 m,比位移5 m大,故D错误.
答案:C
9.解析:位移—时间图像表明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像可以看出,2 s末到4 s末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第3 s内质点的位移为零,前4 s内质点的位移为2 m.
答案:D
10.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到,被选作参考系的质点位于坐标轴上的原点,质点a从坐标轴上5 m处向参考系原点方向运动,经2 s到达坐标轴原点.在t=1 s时,质点b从坐标原点出发,沿坐标轴的正方向运动,1 s内的位移为5 m;质点a运动了2 s,质点b只运动了1 s,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均为5 m,而方向相反,不能说ab位移相同,故C正确.故选C.
答案:C
11.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则它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时间,故D正确.
答案:D
12.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正确,B错误;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的交流电,C错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间隔数,故时间为(n-1)×0.02 s,D正确.
答案:AD
关键能力综合练
1.解析:“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战斗机的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不计,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C正确;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姿势时,战斗机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C
2.解析:物体沿直线朝某一个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但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即轨迹长度相同,但起点与终点不一定相同,所以位移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即轨迹长度不同,当起点与终点相同时,位移则相同,故C正确;物体的位移为0,其路程不一定为0,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时,位移为0,但路程不为0,故D错误.
答案:C
3.解析:甲、乙两人都从O点出发,到达A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位移相同,B正确,A、C错误;从题图中给出的运动轨迹看出,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错误.
答案:B
4.解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相同则大小和方向都必须相同,所以两物体位移大小均为30 m时,方向可能不同,所以A错误;矢量的正负号只表示运动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而不表示方向,故x甲<|x乙|,t1>t2,B、C错误,D正确.
答案:D
5.解析:
在坐标系中画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见其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图线的交点表示机器人两次通过同一点,A、B均错误;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为从点(0,0)到点(2,2)的有向线段,大小为2 m,C正确;(0,0)、(2,2)、(5,5)三个坐标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可得出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D正确.
答案:CD
6.
解析:昆虫从A爬到G的位移大小就是立方体的对角线AG的长度,大小为10 cm,故B错误,D正确;A到G的路程有无数种可能性,由于昆虫只能在实心立方体表面运动,我们可以将表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连接A、G两点,如图所示,路径为AIG时,路程最短,此时路程为10 cm,故A错误,C正确.
答案:CD
7.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大约8 V的交流电源;
(2)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由于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画出来,则A、B两点的时间间隔T=0.02×5 s=0.1 s,OE段的位移大小为40.8 cm,即0.408 m.
答案:(1)大约8 交流 (2)0.1 0.408
学科素养升级练
1.解析:(1)发车时间与到站时间都是指时刻,只有运行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2)列车中途共停站三次,总时间为6 min+6 min+6 min=18 min.
(3)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路程,即实际轨迹的长度.
答案:(1)21小时7分钟
(2)18分钟 (3)路程
2.
解析:
(1)研究列车经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列车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将列车看作质点.
(2)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