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必须依赖
活细胞才能生活。
类型: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遗传物质:DNA或RNA
组成:一般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烟草花叶病
T2 噬菌体(T2 phage)
免疫缺陷病毒(HIV):双拷贝线性单链RNA
类病毒:比病毒更小,结构更简单,无蛋白质
外壳,只含有核酸(RNA)。
如:马铃薯块茎病的类病毒(闭环RNA)
朊病毒:无核酸,只含有蛋白质。
如:疯牛病病毒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原核生物——原核细胞
真核生物——真核细胞
如:细菌、蓝藻、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
如:真菌、植物、动物等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
界→门→纲→目→科→属→种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灵长目→人科
人:
分类阶元
界的划分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
二界系统:林奈
动物界
植物界
三界系统:海克尔
动物界
植物界
原生生物界
五界系统:魏泰克
动物界
植物界
原生生物界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界 细胞类型 营养方式 细胞数目 运动特点 实例
原核 生物界 原核细胞 自养 或异养 单细胞 或群体 多数不能运动,少数靠鞭毛运动 细菌 蓝藻
原生 生物界 真核细胞 自养 或异养 单细胞 或群体 靠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甲藻、草履虫、变形虫
真菌界 真核细胞 异养 吸收养料 单细胞 或多细胞 多数不能运动 少数靠伪足运动 酵母菌 蘑菇
植物界 真核细胞 自养 光合作用 多细胞 多数不能运动,少数靠鞭毛运动 藓、绿藻松柏、桃
动物界 真核细胞 异养 摄取食物 多细胞 多数自由运动 少数固着生活 蚯蚓、蝗鲤、马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
古细菌域
真细菌域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植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草 履 虫
草履虫:单细胞原生动物
纤毛:执行运动功能
口沟:执行摄食功能
伸缩泡:调节渗透压和排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物圈
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心肌组织
器官 心脏
系统 循环系统
个体 龟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
×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发展史
荷兰人列文虎克
光学显微镜
德国人卢斯卡
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2、物体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1、显微镜成像是倒像
3、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4、放大倍数与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数目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少
显微镜的使用
5、先低倍后高倍镜观察:
高倍镜视野极小,较暗,不容易找到目标 ;
将低倍镜下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高
倍镜;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6、检查“污点”的方法:
依次检查载玻片、目镜、物镜等。
细胞大小:直径10-100μm之间
细胞形态:多种多样
细胞类型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菌
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
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弧形菌)。
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在0.5~5μm之间。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淋病球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人类红细胞
巨噬细胞
神经元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
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的结构图
蓝藻细胞模式图
细菌细胞模式图
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原核细胞质中有什么结构?真核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染色体有什么不同?
是原核细胞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思考讨论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 真菌、植物、动物
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发现细胞和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
维萨里 比夏 胡克 列文虎克 马尔比基
施来登 施旺 耐格里 魏尔肖
2、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序:
肉眼观察 光学显微镜观察 电子显微镜观察
3、科学实验的角度观察:
解剖人尸体 观察死细胞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 观察受精卵分裂
4、理论与科学实验结合的角度(课本)
细胞学说要点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
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能够组成的
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物的生命离不开细胞(生活实例)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宏观认识)
走近细胞
观察细胞(感性认识)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理性比较)
细胞学说的建立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