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处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对Word2003操作界面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编辑文本、设置格式、插入艺术字等功能已比较了解,能独立应用。此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均充满浓厚的兴趣,但学生间在学习基础、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理解图文混排、文字框的概念与作用。
② 通过动手设计与制作,逐步领悟编排图文并茂作品的基本方法。
③ 初步掌握图文混排作品的整体设计思路与基本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
①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文稿中插入图像,并能调整图像的大小、位置、边框、阴影、绕排方式等。
② 能够在文稿中插入文字框,并能够调整文字框的属性。
③ 掌握编排图文并茂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3)情感目标:
① 通过亲手操作实践,让学生逐步认识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规则,同时领悟到隐藏在基本操作背后的作品整体设计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② 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文稿中插入图像并调整图像的大小、位置。
(2)设置图像的边框、阴影、绕排方式的属性。
(3)插入文字框,设置文字框的属性。
(4)设计并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
利用校园网络,将图文混排的操作演示放在网络上,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并参照演示自己动手进行操作。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尝试教村中未介绍的编辑方法并观察、比较其效果;发挥团体协作的情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自学、探究、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用具
计算机网络教室、《信息技术》网站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展示两本不同的杂志,一本纯文字,一本画报。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的特点,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展示插入图片和未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 ?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图片操作 ?
1.插入图片。
?
?
?
(一)板书:
?
一、图片操作
?
1.插入图片。
?
(二)广播演示插入图片的过程。
?
(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观察插入图片的过程。
?
2.打开《排版练习要求》文档,按要求操作。 1.教师提供文字材料。
?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图片调整。 ?
导入:插入的图片大小、位置不合适,如何对它进行调整呢?
?
(一)板书:
?
2.调整图片。
?
(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
(三)教师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析,整理,展示问题
?
(四)共同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学习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
2.对照文字块的复制、删除等操作,总结一下对图片的操作。
?
3.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图像加工 ?
导入:Word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如:对比度的调整,亮度等。
?
板书:
?
3.图片加工。
?
展示工具条。
?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
教师总结。 1.相邻3~4人结成小组,分工探索各按钮功能,并互相讲解。
?
2.学生演示各按钮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图文混排 ?
导入:
?
提问:同学们希望图片和文章是如何排列的? 板书:
?
4.图文混排
?
展示各种排版方式的例子
?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一)学生根据书上的菜单提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图文混排方式,并比较各种混排方式的不同。
?
(二)总结插入多个图片时如何设置图片层次。
?
(三)学生展示排版结果。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仔细观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
5.阶段小结: ?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操作。
?
1.在图片调整时,必须先选中图片以及注意鼠标的出现形式。
?
2.图文混排时,如何设置多个图片之间的层次?
? 3.图文混排时,遵循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的原则。 提问:
?
1.如何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 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扩展。
二、插入文本框 ?
1.导入:Word的图文处理功能十分强大,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图片的插入和编辑,而且能将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象来处理,可以独立的对其编辑,而不会影响旁边的文字内容,从而提供更灵活的文字修饰。 (一)板书:
?
二、插入文本框
?
(二)广播演示插入文本框的操作(横排,竖排)。
?
(三)展示文本框处理实例。
?
(四)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
(五)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图文混排的含义。 1.学生观察插入文本框的过程。
?
2.打开《我的父亲》文档,要求操作。
?
3.学生演示完成的作品,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三、提出任务,开展竞赛 ?
制作一期板报。
?
要求:
?
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
?
内容至少包含有标题,几部分文字资料,及相关的图片。
?
内容有:
?
名人名言。
如何融洽人际关系。
个人介绍。 教师评价 1.从提供的图片,选出所需要的图片。
?
2.调出需要的文字材料。
?
3.根据需要进行排版和插入文本框。
?
4.小组汇报、演示,并说明构思。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学生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并且在课堂中保持很浓的兴趣,能够认真的聆听教师讲课和观看教师的演示,对本节知识掌握较好,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如: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对图片、文本框进行调整、加工、编排等。
2.思考:在文本框中是否可以插入图片?
六、作业 ? 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制作一张贺卡。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需教具 计算机网络教室 广播教学软件